時何邕為利州綿穀尉。
草堂塹西無樹林①,非子誰複見幽心②。飽聞榿木三年大③,與致溪邊十畝陰④。(堂西夕照,得木成陰,故欲致榿之多。子指何邕,時解指榿木者,非。亦截上四句。)
①晁錯書:“高城深塹。”《廣韻》:“塹,繞城水也。”
②江淹詩:“蘅杜緩幽心。”
③宋祁《益部方物記》:榿木蜀所宜,民家蒔之,不三年可為薪,疾種亟取,裏人利之。蔡夢弼曰:《蜀中記》:玉壘以東多榿木,易成而可薪,美陰而不害。然餘嚐曆考韻書,無榿字,詢之蜀人,相傳以為丘宜切。後見《王荊公集》中有《薛秀才》詩雲:“濯錦江邊木有榿,小園封殖佇華滋。地偏幸免桓魋伐,歲晚聊同庾信移。”則知欹音為是也。
④《詩》:“十畝之間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