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先天元年壬子即景雲三年。正月改元太極,五月改延和,八月改先天。
甫生。呂汲公《詩譜》雲:墓誌、本傳皆言公年五十九歲,卒於大曆五年庚戌;則當生於是年。蔡興宗、魯訔、黃鶴諸譜同。蔡夢弼曰:按《唐書》本傳及元稹《墓誌》,晉當陽成侯預下,十世而生依藝,以監察禦史令於河南府之鞏縣。依藝生審言,審言善詩,官至修文館學士。尚書膳部員外郎。審言生閑,京兆府奉天縣令。閑生甫。
玄宗開元元年癸醜即先天二年也。七月,歸政於帝。十二月,改元。開元三年乙卯公《舞劍器行序》雲:開元三年,餘尚童稚,記於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
黃鶴曰:公七歲能詩,則四歲記事,非不能矣。呂譜疑其年必有誤,非也。
開元六年戊午公
《壯遊》詩雲:“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皇。”又《進雕賦表》雲:“自七歲所綴詩筆,向四十載矣,約千有餘篇。”
開元八年庚申
《壯遊》詩雲:“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開元十四年
丙寅《壯遊》詩雲:“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開元十九年辛未
公年二十,遊吳越。黃曰:公《進三大禮賦表》雲:“浪跡於陛下豐草長林,實自弱冠之年。”則其遊吳越,乃在開元十九年。自是下姑蘇,渡浙江,遊剡溪,久之方歸。朱鶴齡曰:公《哭韋之晉》詩:“淒愴郇瑕邑,差池弱冠年。”又《酬寇侍禦》詩:“往別郇瑕地,於今四十年。”郇瑕,晉地也。公弱冠之時,嚐遊晉地。當是遊晉後,方為吳越之遊也。
開元二十三年乙亥
公自吳越歸,赴京兆貢舉,不第。黃曰,公本傳:“嚐舉進士不第。”故《壯遊》詩雲:“歸帆拂天姥,中歲貢舊鄉。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兆堂。”朱按,史:唐初,考功郎掌貢舉。至開元二十四年,考功郎李昂為舉人詆訶,帝以員外郎望輕,徙禮部,以侍郎主之。則公下考功第,當在二十三年。蓋唐製年年貢士也。《選舉誌》:每歲仲冬,州縣館監舉其成者,送之尚書省。《舊史》雲:“天寶初,應進士不第。”非。
開元二十五年丁醜
公遊齊趙。朱曰:按《壯遊》詩:“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尹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是下第後,即遊山東之明證。但未詳起於何年,今姑依魯訔、黃鶴諸譜,又按《壯遊》詩,不言遊兗州,而集中頗多兗州所作。蓋兗州與齊州接境,公遊齊州,蓋在兗州趨庭之後也。
開元二十九年辛巳
公年三十,在東都。是年寒食,祭遠祖當陽君於洛之首陽。
天寶元年壬午正月改元。
公在東都。是年,公姑萬年縣君卒於東京仁風裏。六月,還殯河南縣。公作墓誌。
天寶三載甲申五月改年為載。
公在東都。五月,公祖母範陽太君卒於陳留之私第。八月,歸葬偃師。公作墓誌。錢謙益曰:“是時太白自翰林放歸,客遊梁、宋、齊、魯,相從賦詩,正在天寶三四載間。”朱曰:“按舊譜謂:開元二十五年,公從高適、李白過汴州,登吹台懷古,以寄李十二白詩證之,其謬信矣。”
天寶四載乙酉
公在齊州。是年,撰《皇甫淑妃神道碑》。夏,陪李北海邕宴曆下亭。錢曰:“高適、李白俱有贈邕詩,當是同時。”白有《魯郡石門別杜二甫》詩,或四五載之秋也。
天室五載丙戌
公歸長安。黃曰:《壯遊》詩:“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快意八九年,西歸到鹹陽。”則歸京師在天寶四五載間。
天寶六載丁亥
公應詔退下,留長安。元結《諭友》文雲:“天寶六載,詔天下有一藝,詣轂下。李林甫命尚書省試,皆下之。遂賀野無遺賢。”時公與結,皆應詔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