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龍門(1 / 1)

“鶴注”龍門一山,連跨數郡,此詩蓋指東京而言。天寶元年,公在東京,為姑萬年縣君製服,又為墓誌。四載,又為皇甫妃範陽太君盧氏作墓誌。當是其時作。鼇按:此再至龍門也。故曰“往來時屢改。”其雲佛寺,蓋近驛之寺。元人《龍門記》謂舊有八寺,固不但奉先一寺也。洪覺範指奉先者,未然。龍門橫野斷①,驛樹出城來②。氣色皇居近③,金銀佛寺開④。往來時改⑤,川陸日悠哉⑥。相閱征途上⑦,生涯盡幾回。⑧(此詩再遊龍而作也。上四寫景,下四感懷。斷山之上,佛寺弘開,洛城之中,皇居壯麗,此登高所見者。時屢改而川陸長存,見前遊已過。閱征途而生涯無幾,歎後遊難必也。)

①《水經注》:禹疏伊水北流,兩山相對,望之若闕,即所謂橫野斷也。橫野字,見晉劉琨表。

②《杜臆》:驛樹自都城而出,直接龍門,便見繁華氣象。“鄭注”《河南誌》:龍門驛,在河南縣十八縣。曾鞏曰:驛樹,驛道兩畔之樹。庾信詩:“半城斜出樹。”

③《唐書》:東都皇城,名曰太微城。宮城,在皇城北,名曰紫微城。都城前值伊闕,後據關邙。何遜詩:“山中氣色滿。”顏延之詩:“皇居體環極。”

④覺範曰:佛地有金色世界、銀色世界。梁元帝《梁安寺碑》:“銀闕金宮,出瀛洲之下。”《抱樸子》:“遊戲佛寺”。韋應物《龍門》詩:“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杜臆》:地誌:龍門石壁,鑿石龕石佛數千,中有極大三龕,魏王為長孫皇後所造,其偉麗可知,故有金銀之語。

⑤《左傳》:“行李之往來。”

⑥陸機《豫章行》:“川陸殊塗軌。”謝朓詩:“懷古信悠哉。”

⑦陸機《歎逝賦》:“人閱人而成世。”徐陵詩:“征途悉轉旆。”

⑧《莊子》:“吾生也有涯。”宋之問詩:“伊闕天泉複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