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奉贈鮮於京兆二十韻(1 / 2)

“鶴注”《通鑒》:天寶十二載正月,京兆尹鮮於仲通諷選人,請為國忠刻頌,立於省門,製仲通撰其詞。則仲通為京兆尹在十一年十一月國忠為相後也。詩雲:“獻納紆皇眷,中間謁紫宸。”當是公獻賦待詔集賢院後,十一年十二月作也。“錢箋”顏魯公《仲通墓碑》及《離堆記》:天寶九載,充劍南節度副大使,十一載,拜京兆尹。仲通拜京兆,自劍南入。《舊書》雲:為京兆尹、劍南節度使,誤也。《唐書?李叔明傳》:叔明,本姓鮮於氏。兄仲通,字向,天寶末為京兆尹。《楊國忠傳》:國忠素德仲通,使討雲南,舉軍沒,以白衣領職。未幾,國忠引為京兆尹。鄭曰:鮮於,複姓。

王國稱多士①,賢良複幾人②?異才應間出③,爽氣必殊倫④。始見張京兆⑤,宜居漢近臣⑥。驊騮開道路⑦,雕鶚離風塵⑧。(前三段稱鮮於,後三段公自敘。首從多士形起,稱其才氣傑出。驊騮,喻異才。雕鶚,喻爽氣。上下四句,自相呼應。)

①《詩》:“思皇多士,生此王國。”

②漢文帝詔:“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

③孔融表:“近日路粹嚴象,亦用異才。”《公孫弘讚》:“異人間出。”

④《世說》:桓宣武素有雄情爽氣。左思詩:“與世亦殊倫。”

⑤《漢書》:膠東相張敞治京兆,略循趙廣漢之跡。元帝即位,待詔鄭明薦敞先帝名臣,宜傅輔皇太子。

⑥《國語》:“近臣盡規。”

⑦《穆天子傳》:“左服驊騮而右耳。”郭璞注:“驊騮,色如華而赤。”《吳誌》:孫權書:“自道路開通。”

⑧《高唐賦》:“雕鶚鷹鷂,飛揚伏竄。”“邵注”雕、鶚,皆鷙鳥之大者,而鶚又大於雕。《王文憲集序》:“脫落風塵。”

侯伯知何算①,文章實致身②。奮飛超等級③,容易失沉淪④。脫略磻溪釣⑤,操持郢匠斤⑥。雲霄今已逼⑦,台袞更誰親⑧?(次從侯伯形起,稱其位望特優。當今侯伯雖多,鮮於獨以文章進身,一旦奮飛而起,則向之沉淪頓失矣。磻溪,言遇合之遲,郢匠,言鋒芒之利,二句承“失沉淪。”雲霄,言得近天子,台袞,言得交宰相,二句承“超等級。”亦上下四句,自為開闔。顏魯公《墓碑》:仲通年近四十,舉鄉貢進士,五十始擢一第。從官十年而後超登四嶽,可見其晚年始遇。)

①陸機《五等諸侯論》:“侯伯無可亂之符。”何足算,見《論語》。

②《典論》:“文章經國之大業。”晉王導帖:“足下所欲致身處,尚在彀中。”

③吳均詩:“相須無羽翮,何由總奮飛。”《記》:“貴賤之等級。”

④《東方朔傳》,“談何容易。”《抱樸子》:“運屯則沉淪於勿用。”

⑤《恨賦》:“脫略公卿。”《水經注》: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溪中有泉,謂茲泉東南隅石室,大公所居,水次平石,即太公垂釣之所。⑥《莊子》:“何其無操持與?”又:“郢人堊墁其鼻端若蟬翼,使匠石斷之。匠石運斤成風,盡聖而鼻不傷。”

⑦張昶《華山堂闕銘》:“必雲霄之路,可升而起。”

⑧王褒《尉遲公碑》:“任隆台袞。”“趙注”上公應天上三台。三公一命袞。

鳳穴雛皆好①,龍門客又新②。義聲紛感激③,敗績自逡巡④(中四,結上以起下。墓碑謂其有子六人,皆有令聞。又謂輕財尚義,果於然諾,此即鳳雛龍門之說也。敗績逡巡,自歎蹇於遭際。)

①《山海經》: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北史?文苑傳》:“飾羽儀於鳳穴。”《晉書》:陸雲幼時,吳尚書閔鴻見麵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定是鳳雛。”

②《李膺傳》:膺性簡亢,被容接者,名為登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