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寒字。梁氏編在天寶十四載,此亦無據。今依類入西陂詩內。“鶴注”鄠縣,即夏之有扈國。《唐書》:鄠縣,屬京兆府。“錢箋”時岑參同遊,得“人”字,雲:“載酒入天色,水涼難醉人。”公蓋與參頻遊渼肢也。
應為西陂好①,金錢罄一餐②。飯抄雲子白③,瓜嚼水精寒④。無計回船下⑤,空愁避酒難。主人情爛慢⑥,持答翠琅玕⑦。(上四敘宴陂品物,下則感少府而答之以詩也。《杜臆》:罄錢設粲,酒肴必盛,獨言飯瓜,稱其尤異者耳。方回雲:無計回船,有投轄意。)
①西陂,即渼陂。
②《前漢?淮南王安傳》:多予金錢。又《梁孝王傳》:為帝一餐。
③北人稱匕為抄,乃抄轉也。“錢箋”《漢武內傳》:太上之藥,有風實、雲子、玉津、金漿。葛洪《丹經》:雲子,碎雲母也。“朱注”雲子,以擬飯之白耳。升庵《韻藻》引山稻名雲子,直以雲子為稻名,不知何本。次公指為菰米,則前人已駁其謬矣。公詩“嚐稻雪翻匙”,可以互證。陸放翁雲:“雲子翻匙新稻飯,天吳拆繡舊衣糯。”此本引杜,而兼能注杜。
④《廣雅》:“水晶,石英也。”《山海經》:水玉,即水晶。《本草》:信州武昌有水晶。
⑤梁簡文帝詩:“那得久回船。”
⑥班彪《海賦》:“煥爛熳以成章。”《上林賦》:“爛熳遠遷。”
⑦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青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曹植詩:“腰佩翠琅玕。”翠琅玕,比主人之情重,故持詩以答之。邵雲:以詩比美玉,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