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戲簡鄭廣文虔兼呈蘇司業源明(1 / 1)

“鶴注”《唐史》:蘇源明以太子諭德。出為東平太守。時濟陽太守李陵,請增領二縣,詔河南采訪使與五太守議,不能決,卒廢濟陽。誌雲:天寶十三載廢,召源明為國子司業。祿山陷京師,源明不受偽署。肅宗複兩京,擢考功郎。則為司業在祿山未亂之前。今詩題雲“蘇司業”,當是十四載作。

廣文到官舍①,係馬堂階下②。醉則騎馬歸③,頗遭官長罵④。才名三十年⑤,坐客寒無氈⑥。賴有蘇司業,時時乞酒錢⑦。(四句轉韻。上戲簡鄭,摹其狂態。下兼呈蘇,美其交情。)

①《晉書》:杜預擅飾城門官舍。

②劉琨《扶風歌》:“係馬高堂下。”

③襄陽兒童歌:“時時能騎馬。”

④《道德經》:“聖人用之以為官長。”《魏誌?夏侯尚傳》:“眾職之屬,各有官長。”

⑤《禰衡傳》:“荊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

⑥《孔融傳》:“坐上客長滿。”《晉書》:吳隱之,為度支尚書,以竹篷為屏風,坐無氈席。

⑦陶潛詩:“鄰曲時時來。”《朱買臣傳》:“吏卒更乞匄之。”顏師古曰:“乞,讀作氣,與也。”《廣韻》:“乞,與人也”。四明林時對曰:古文用字,隨義定音,如上下之“下”。乃上聲,而禮賢下士之“下”,則去聲也。杜詩“廣文到官舍,係馬堂階下”,又“朝來少試華軒下,未覺千金滿高價”,是借上聲為去聲矣。王維詩“公子為贏停駟馬,執轡愈恭意愈下”,是借去聲為上聲矣。此類頗多,不可無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