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詩箋》編在自京赴奉先之後,以詩中有“蒲城風雨”句也。《英華》注:奉先尉劉單宅作。山水障,畫山水於屏障也。
堂上不合生楓樹①,怪底江山起煙霧②。聞君掃卻赤縣圖③,乘興遣畫滄州趣④。(首敘屏障山水。乍見而怪,甚言作勢之異。赤縣圖,別是一幅。滄洲趣,指屏中山水。楊誠齋曰:詩有驚人句,如《山水障》雲:“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是也。)
①《禮記》:“堂上不趨。”《楚辭》:“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②唐方言底字作何字解。《顏氏家訓》、師古《匡謬》雲:何物為底。此本言何等物,其後遂省何言,直雲等物耳。謝靈運詩:“江山共開曠。”鮑照詩:“徘徊煙霧裏。”
③掃,謂揮灑筆下也。“錢箋”劉為奉先尉,寫其邑之山水,故曰赤縣圖。《史記》:鄒衍謂中國名赤縣神州。趙曰:京邑屬縣,有赤有畿,其浩穰者為赤。
④謝朓詩:“複協滄州趣。”
畫師亦無數①,好手不可遇②。對此融心神③,知君重毫素④。豈但祁嶽與鄭虔⑤,筆跡遠過楊契丹⑥。(此讚其筆意超絕。)
①薛道衡詩:“不蒙女史進,更失畫師情。”
②《庾肩吾傳》:張士簡之賦,周升逸之辯,亦成佳手,難可複遇。
③左思詩:“聊可瑩心神。”
④毫素,揮毫於素絹也。《五君詠》:“深心托毫素。”
⑤李嗣真《畫錄》:空有其名,不見蹤跡二十五人,祁嶽在李國恒之下。《唐書》:鄭虔善圖山水,嚐自寫其詩並畫以獻。帝大署其尾曰:三絕。
⑥宋羊欣《論書》:“筆跡精熟。”沙門彥瓊《後畫錄》:“隋參軍楊契丹,六法頗該,殊豐骨氣,山東體製,允屬斯人。”
得非玄圃裂①?無乃瀟湘翻②?悄然坐我天姥下③,耳邊已似聞清猿④。反思前夜風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⑤。元氣淋漓障猶濕⑥,真宰上訴天應泣⑦。(此形容山水之神奇。玄圃、瀟湘,舉遠景以相擬,言其跡侔仙界。風雨、蒲城,舉近景以相擬,言其巧奪化工。
①《穆天子傳》:乃為銘跡於玄圃之上,以詔後世。
②圖經:湘水自陽海發源,至零陵北而營水會之,二水合流,謂之瀟湘。瀟者,水清深之名。王徵君詩:“窈靄瀟湘空。”杜詩用虛字亦有所本。《何氏語林》:袁粲曰:“豈得非名賢。”《左傳》雲:“無乃不可乎?”
③《吳越郡國誌》:天姥山與括蒼相連。春月,樵者聞蕭鼓笳吹之聲聒耳。《寰宇記》:天姥山,在剡縣南八十裏。謝靈運詩:“暝投剡中山,明登天姥岑。”即此。“錢箋”公《壯遊》詩“歸帆拂天姥”,蓋舊遊之地,故雲:“悄然坐我天姥下。”
④張說詩:“清猿坐見傷。”
⑤《寰宇記》:蒲城縣,本漢重泉縣,開元中改為奉先。
⑥揚雄《上林賦》:“大者含元氣,纖者入無倫。”《楚辭》:“劍淋漓而縱橫。”
⑦《老子》:“有真宰以製萬物。”《五行誌》:中和三年,浙西天鳴,聲如轉磨,是謂天泣。趙曰:錢希白《洞微誌》:無雲而雨謂之天泣。昔倉頡作字,天雨粟,鬼夜哭。此暗用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