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哀江頭(1 / 2)

“鶴注”此至德二載春日,公陷賊中作。長安朱雀街東,有流水屈曲,謂之曲江。此地在秦為宜春苑,在漢為樂遊園。開元疏鑿,遂為勝境,其南有紫雲樓、笑蓉苑,其西有杏園、慈恩寺。江側菰蒲蔥翠,柳陰四合,碧波紅蕖,依映可愛。黃生曰:詩意本哀貴妃,不敢斥言,故借江頭行幸處標為題目耳。

少陵野老吞聲哭①,春日潛行曲江曲②。江頭宮殿鎖千門③,細柳新蒲為誰綠④。(此見曲江蕭條而作也。首段有故宮離黍之感。曰吞聲、曰潛行,恐賊知也。曰鎖門、曰誰綠,無人跡矣。)

①“錢箋”程大昌《雍錄》:少陵原,在長安縣西南四十裏。宣帝陵在杜陵縣,許後葬杜陵南園。師古曰:即今所謂小陵者也,去杜陵十八裏。“朱注”他書俱作少陵,杜甫家在焉,故自稱杜陵老,亦曰少陵也。

《恨賦》:“莫不飲恨而吞聲。”

②《韓非子》:張孟談曰:“臣試潛行而出。”

③隋煬帝詩:“三月三日向江頭。”《後漢?順帝紀》:修飾宮殿。王筠詩:“千門皆閉夜何央。”

④枚乘賦:“籲嗟細柳。”謝靈運詩:“新蒲含紫茸。”

憶昔霓旌下南苑①,苑中萬物生顏色②。昭陽殿裏第一人③,同輦隨君侍君側④。輦前才人帶弓箭⑤,白馬嚼齧黃金勒⑥。翻身向天仰射雲⑦,一笑正墜雙飛翼⑧。(此憶貴妃遊苑事,極言盛時之樂。苑中生色,佳麗多也。昭陽第一,寵特專也。同輦侍君,受之篤也。射禽供笑,宮人獻媚也。)

①《高唐賦》:“蜺為旌,翠為蓋。”《兩都賦》:“虹旃霓旌。”《雍錄》:曲江在都城東南,其南即芙蓉苑,故名南苑。

②宋之問詩:“苑中落花掃還合。”古樂府:“萬物生光輝。”陸機詩:“灼灼美顏色。”

③《漢書》:飛燕立為皇後,寵少衰。女弟絕幸,為昭儀,居昭陽殿。唐注:李白詩:“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亦指楊妃也。

④《漢書》:成帝遊於後庭,欲與班婕好同輦。《莊子》:“謦欬吾君之側。”一句中曰同,曰隨,曰侍,似乎重複。楊慎曰:古人文辭有不厭鄭重者。《詩》雲:“昭明有融,高朗令終。”《易》曰:“明辨晰也。”《左傳》曰:“遠哉遙遙。”宋玉賦:“旦為朝雲。”古樂府:“暮不夜歸。”邯鄲淳碑:“丘墓起墳。”《後漢書》:“食不充糧。”在今人則以為複矣。

⑤《舊唐書?百官誌》:內官,才人七人,正四品。曹植《七啟》:“亦將有才人妙妓。”《搜神記》:李楚賓帶弓箭遊獵。

⑥何遜詩:“柘彈隋珠丸,白馬黃金勒。”《明皇雜錄》:上幸華清宮,貴妃姊妹各購名馬,以黃金為銜勒,阮籍《亢父賦》:“被害嚼齧。”

⑦曹植詩:“翻身上京。”《謝氏詩源》:更贏善射,能仰射入雲中,以一囊係箭頭而射,名曰鎖雲。《杜臆》:上雲仰射,則一箭不待言矣。

⑧一笑,指貴妃。下文明眸皓齒,就笑容言。宋玉《好色賦》:“嫣然一笑。”潘嶽《射雉賦》:“昔賈氏之如皋,始解顏於一箭。”《隋書》:長孫晟射雕,一發雙貫。潘尼詩:“舉戈落雙飛。”張九齡詩:“欲寄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①?血汙遊魂歸不得②。清渭東流劍閣深③,去住彼此無消息④。人生有情淚沾臆⑤,江草江花豈終極⑥。黃昏胡騎塵滿城⑦,欲往城南望城北⑧。(此慨馬嵬西狩事,深致亂後之悲。妃子遊魂,明皇幸劍,死別生離極矣。江草江花,觸目增愁,城南城北,心亂目迷也。此章,四句起,下二段各八句。)

①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