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送樊二十三侍禦赴漢中判官(1 / 2)

此是至德二載,初赴行在時作。肅宗在鳳翔,兩京未恢複,故有頓兵岐梁、二京未收之句,公尚未拜拾遺,故雲:“我無匡複資。”《唐書》:漢中郡,屬山南道,本梁州漢川郡。天寶元年改漢中郡,興元元年升為興元府。

威弧不能弦①,自爾無寧歲②。川穀血橫流③,豺狼沸相噬④。(首歎天寶致亂之由。明皇不能早除祿山,以致禍亂連年,故雲:“威弧不能弦,自爾無寧歲”。)

①《易》:“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揚雄《河東賦》:“彏天狼之威弧。”“錢箋”《天官書》:西宮七宿觜星,東有大星曰狼,狼下四星曰弧,弧屬矢,擬射於狼,弧不直狼,則盜賊起,所謂不能弦也,下故有“豺狼沸相噬”之句。

②《國語》:“自子之行,晉無寧歲。”

③《法言》:“原野厭人之肉,川穀流人之血。”《孟子》:“洪水橫流。”

④後漢張綱曰:“豺狼當道。”

天子從北來,長驅振調敝①。頓兵歧梁下②,卻跨沙漠裔③。二京陷未收④。四極我得製⑤。蕭索漢水清⑥,緬通淮湖稅⑦。(此言肅宗興複之勢。靈武在鳳翔之北,故曰北來。岐、梁二山,在鳳翔境內,王師在焉。沙漠裔,回絕方許助兵也。四極製,四方猶奉唐朔也。漢水連接淮湖,當時貢賦,得以不絕矣。二句切漢中)

①陳琳書:“長驅山河,朝至暮捷。”《漢書?酷吏傳》“吏民益凋敝。”

②諸葛武侯《遣陳震往吳論》:“頓兵相持。”杜篤《論都賦》:“衍陳於岐梁。”

③李陵詩:“經萬裏兮度沙漠。”中國之有外夷,猶衣之有裔也。

④《晉書?儒林傳》:二京繼踵以淪胥。

⑤《爾雅》:“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鈆,北至於祝栗,謂之四極。”《漢?禮樂誌》:“四極爰輳。”師古曰:“四方極遠之處也。”

③阮籍詩:“蕭索人所悲。”《漢書注》:“索,盡也。”漢水在漢中。

⑦緬,遠也。《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潰渭洞河,泛舟山東,控引淮胡。”《通鑒》:至德元載十月,第五琦請以江淮租庸,市輕貨,泝江漢而上,至洋州,令漢中王璃陸運至扶風以助軍,上從之。

使者紛星散①,王綱尚旒綴②。南伯從事賢③,君行立談際④。坐知七曜曆⑤,手畫三軍勢⑥。冰雪淨聰明⑦,雷霆走精銳⑧。(此言侍禦才堪經世。使者星散、經營邊事也。王綱旒綴,人心係屬也。南伯,指漢中王瑀。從事,指府中幕僚。立談,起下四句。聰明,承七曜。精銳,承三軍。此稱其智勇過人。《杜臆》:冰雪雷霆一聯,篇中警語,言明而且斷,方能濟世也。)

①古詩:“星使日夜馳。”《春秋運鬥樞》:“璿璣星散。”

②曹冏《六代論》:“王綱弛而複張。”《詩》:“為下國綴旒。”注:“綴,結也。旒,旗之垂者,言天子為諸侯所係屬,如旗之旒,為硫所綴也。”《公羊傳》:“君若綴旒然。”劉垠《勸進書》:“國家之危,有若綴旒。”

③《通鑒》:至德元載七月,玄宗以隴西公瑀為漢中王、梁少都督、山南西道采訪防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