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當是乾元二年秋適秦州後作。《杜臆》:題曰留花門,言不當留也。《唐?地理誌》:甘州刪丹縣,北渡張掖河,西北行,出合黎山峽口,傍河東北行千裏,有寧寇軍。軍東北有居延海。又北三百裏,有花門堡。又東北千裏,至回紇衙帳。《舊書》:肅宗還西京,葉護辭歸,奏曰:“回紇戰兵留在沙苑,今且歸靈夏取馬,更為陛下收範陽餘孽。”
花門天驕子①,飽肉氣勇決②。高秋馬肥健③,挾矢射漢月④。(首敘花門氣習,見其強梁可畏。)
①驕子,見《前漢書?外國傳》。
②又雲:“鹹食畜肉,衣其皮革。”司馬遷書:“恥辱者,勇之決也。”
③《漢書》:趙充國曰:“秋高馬肥,變必起矣。”顏注:“秋馬肥健,恐其為寇也。”
④《詩》:“即挾我矢。”《漢書》:邊外舉事,常隨月盛壯以攻戰,月虧則退兵。徐陵詩:“天雲如地陣,漢月常胡秋。”
自古以為患,詩人厭薄伐①。修德使其來②,羈縻固不絕③。胡為傾國至,出入暗金闕④。中原有驅除⑤,隱忍用此物⑥。(此言禦邊有方,不宜借兵召侮,曰隱忍,明知其有害,不得已而用之也。)
①王褒《四子講德論》:“詩人所歌,自古患之如此。”《詩》:“薄伐獫狁。”
②《國語》:“先王之製戎翟,荒服者有不王,則修德。”
③《漢書》傳讚:“其慕義而貢獻,則接之禮讓,羈縻不絕。”應劭曰:“馬曰羈,牛曰縻,言四夷如牛馬之受羈縻也。”④樂府曲:“戲金闕,遊紫庭。”
⑤《漢書?王莽傳讚》:“聖人之驅除雲爾。”注:“言王莽驅逐蠲除,以待聖人也。”
⑥司馬遷書:“所以隱忍苟活。”
公主歌黃鵠①,君王指白日②。連雲屯左輔③,百裏見積雪④。長戟鳥休飛⑤,哀笳曙幽咽⑥。田家最恐懼,麥倒桑枝折⑦。(此言締婚之舉,適足騷擾畿輔。)
①《公羊傳》:“天子至尊,嫁女不自主婚,使同姓主之,故曰公主。”《漢?西域傳》:元封中,以江東王建女細君為公主,妻烏孫昆莫。昆莫年老,言語不通,公主悲愁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天子聞而憐之。《文苑辯證》:鄭愔《送金城公主適西蕃》詩:貴主想黃鶴。陸德明雲:鵠又作鶴。鵠、鶴可通用。《舊唐書》:乾元元年七月,上以幼女寧國公主妻回紇可汗,送至鹹陽磁門驛。公主辭訣曰:“國家事重,死且無恨。”
②《國語》:“與君王哉。”《詩》:“謂予不信,有如皎日。”注:“言指白日以為盟約也。”
③《劉表傳》:“雲屯冀馬。”潘嶽《秋興賦》詩:“高閣連雲。”左輔,謂沙苑。《三輔黃圖》:左輔都尉,治高陵。
④樓鑰曰:讀者謂積雪止言其多,上句言雲屯足矣,何必複贅此語。惟知回紇之俗,衣冠皆白,然後少陵之意渙然。“朱注”《舊唐書》:郭子儀收西京時,遇賊新店,軍卻。回紇望見,逾山西嶺上,曳白旗,趨擊之,賊大敗。按此則回紇旗幟用白。百裏積雪,當謂此耳。陸機詩:“仰憑積雪岩。”《杜臆》:連雲積雪,顛倒作對,亦一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