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節 遣懷(1 / 1)

“鶴注”詩雲:寒城、塞日,皆指秦州而言。是乾元二年作。趙汸曰:時客秦州,欲於東柯穀西枝村尋置草堂而未遂。未托意無棲鴉,所遣之懷在地。“顧注”愁眼二字,便見所懷,八句皆言愁中景物,聊借詩以排遣之耳。

愁眼看霜露①,寒城菊自花②。天風隨斷柳,客淚墮清笳③。水靜樓陰直④,山昏塞日斜⑤。夜來歸鳥盡⑥,啼殺後棲鴉。(此邊塞淒涼,觸景傷懷,而借詩以遣之。句句是詠景,句句是言情,說到酸心滲骨處,讀之令人欲涕。“趙汸注”天風句,下因上。客淚句,上因下。水靜句,下因上。山昏句,上因下。“顧注”結聯即“上林無限樹,不借一枝棲”之意,蓋歎卜居無地也。)

①《記》:“霜露既降。”

②謝朓詩:“寒城一以眺。”

③劉楨詩:“輕葉隨風轉。”此雲“天風隨斷柳。”劉刪詩:“邊聲隕客淚。”此雲“客淚墮清笳”,皆用古人語而句法倒裝耳。蔡邕詩:“枯桑知天風。”謝朓詩:“淫淫客淚垂。”又:“寥戾清前轉。”

④《莊子》:“水靜則明。”梁元帝詩:“水靜瀉樓船。”

⑤孔德紹詩:“山昏五裏霧。”張正見詩:“昏昏塞日沉。”

⑥潘嶽《楊仲武誄》:“歸鳥頡頏。”

趙汸曰:天地間景物,非有所厚薄於人,惟人當適意時,則情與景會,而景物之美,若為我設。一有不嫌,則景物與我漠不相幹。故公詩多用一“自”字,如“寒城菊自花”、“故園花自發”、“風月自清夜”之類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