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履行職責

●在石崗空軍基地裏,飛行員們快速地吃完早餐後,就冒著瓢潑大雨奔赴了機場,開始第一天的執勤。

●每當香港舉行植樹、捐血、清潔港灣、大型災難事故救援演習等社會公益和治安活動,部隊便會出現,默默地為香港貢獻心力。

●為遵守香港噪音管理法規和尊重市民的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部隊官兵每人床頭擺放一個小鬧鍾,操練時心中默念口號。

● 履行職責駐港解放軍履行職責

1997年7月1日淩晨,在香港最大的軍營,即石崗軍營門前,站第一班崗的是駐港部隊空軍飛行大隊警衛連五班班長郭健峰。他是1995年入伍,福建南平市人,曾先後獲得4次嘉獎,一次榮立三等功,一次被評為優秀士兵。

當記者問道:“第一次站在香港的土地上站崗,你緊張嗎?”

他回答:

站在中國的土地上站崗緊張什麼,我就怕沒有很好地完成第一班崗的任務,中外記者也很多,他們不停地拍照,搞得我的眼睛有些受不了。香港同胞見了我們解放軍都很友好,很歡迎。我在哨位上時,附近的村民還在門口掛起了歡迎我們的橫幅。

10時30分,香港赤柱軍營內,“大渡河連”進駐香港後的第一次黨的支委會準時開始……

一個小時前,這支部隊剛剛完成了進駐香港的交接任務,現在正在討論在新環境和新情況下,如何把連隊建設好,把黨和人民的使命完成好。

而此時,石崗軍營內的部隊駐港的第一天恰逢行政日。行政日是部隊裏的一項正常工作,一般都用來擦拭武器,打掃衛生等。

在營黨委會上,營長張潔要求各連清點樹木花叢,造冊登記,由專人負責。在每個連隊裏,部隊都給戰士們配備了電熨鬥,有的戰士在熨衣服,有的戰士在翻譯各種英文標記。

7時25分,駐港海軍艦艇大隊已經準時、順利、安全抵達香港昂船洲碼頭,並迅速成立指揮所,保持一級戰備,隨時聽令出航。所有岸勤人員立即投入建立新的生活秩序中。

在石崗空軍基地裏,先遣組的炊事員們淩晨3時就已經起床為入駐的空軍飛行員們做早餐了。而飛行員們快速地吃完早餐後,就冒著瓢潑大雨奔赴了機場,開始第一天的執勤。

1997年7月4日,駐香港部隊司令員劉鎮武、政委熊自仁拜會了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

他們表示說:

今年要建立必要的工作聯係,共同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做出貢獻。

1997年7月9日,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也率領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要官員對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進行了首次探訪。董建華祝賀解放軍駐港部隊能夠順利進駐履行防務,稱讚這支部隊“威武嚴明”,他認為駐港解放軍將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位外國高級將領訪問香港時,由衷地讚美道:

在繁華穩定、經濟活躍的香港身後,有一支忠誠、訓練有素的軍隊作為支撐。

截至2004年,從香港入境處等部門獲得的信息表明:駐香港部隊無一人違紀違法,無一人與市民發生糾紛,過往車輛無一違規;部隊實彈射擊、飛機升空、艦艇出海,無不是嚴格按香港法律辦事。

雖然平時人們在大街上見不到解放軍,但每當香港舉行植樹、捐血、清潔港灣、大型災難事故救援演習等社會公益和治安活動,部隊便會出現,默默地為香港貢獻心力。

第三任駐港部隊司令員王繼堂、政委劉良凱後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隻要特區政府需要,香港市民需要,駐軍會按照有關規定隨時提供協助。

部隊進港後,與香港特區政府建立了必要的工作關係。製訂了協助香港特區政府維護社會治安、救助自然災害,外國艦艇、飛機進港的處置等具體的行動方案和保障計劃,受到特區政府的高度評價。

原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高度讚揚解放軍駐港部隊是威武、文明之師,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做出了貢獻。

董建華說:

香港成功的落實“一國兩製”,其中駐港部隊功不可沒。

香港輿論給予的評分是:

十分成功;

駐港部隊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守護神;

它體現了“一國兩製”的成功。駐港部隊加強軍民建設

1997年是解放軍駐港部隊進駐香港的第一年。根據規定,駐香港部隊射擊打靶都上報香港特區政府登憲報。而且考慮到香港市民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部隊一般選9時開始打靶。

一天早上8時,一個營去訓練射擊。不一會兒,接到市民投訴的香港警察就來了,他們告知部隊:“原來登報說9時後打靶。”

第二天,香港媒體就報道說,解放軍“偷步打靶”。緊接著,直升機比預定時間提前升空,也被市民投訴“擾民”。

這年,香港的民意調查顯示,駐香港部隊的受歡迎程度隻有37%。顯然,國際輿論在回歸之前所預測的經濟蕭條、社會混亂的陰霾,並未即刻消除。

這些事情使解放軍駐港部隊官兵們體會到入“香”隨俗,與市民加強溝通的必要性……

1997年7月12日,駐港部隊航空兵團戰士陳建偉進港後第一次外出執行公務,途經獅子山隧道時,前麵大貨車影響了視線,他駕駛的三菱車跟著貨櫃車進了自動收費車道。當時部隊進港不久,還沒有辦理自動收費手續。

回到部隊,他立即將這件事上報領導。當天下午,團裏就派人帶領陳建偉趕到隧道管理處,他們對工作人員誠懇地說:“今天我們來,一是道歉,二是補繳隧道費,三是接受處罰。”

隧道管理處工作人員了解實情後,連聲說:“佩服,佩服,解放軍真是文明守紀。”

1998年,汽車連長李延慶隨部隊進駐港,他知道汽車連的任務是“建設一支過硬的紅色運輸線”。駐港營區實行嚴格管理,所有物資供給全靠汽車連從深圳補給。剛駐港那兩年,跑香港的駕駛員們常能從後視鏡裏麵看見有小車跟著,有DV攝像機跟蹤拍攝。甚至有一次,有人從窗外就丟進成人色情雜誌《龍虎豹》。

連長李延慶說“學法律,學語言,還要學各種突發事件的應付辦法,弦時刻都是繃緊的。DV就在後麵一直跟著,如果你的手勢沒有向外推,明確傳遞拒絕信號,某個鏡頭截取下來,就會被歪曲宣傳。報關安檢,香港警察一邊左手在鍵盤上敲資料來確認,抬頭瞥一眼,右手拇指食指一圈,‘OK’,一個動作就表達意思了。”

在最初的戒備緊張消除之後,汽車連總結出一套跟香港社會交流的肢體語言,“不是遵紀守法就好了,人家打招呼你不回應,會被認為是解放軍沒感情沒禮貌。”

李延慶有次帶車過新界一個紅綠燈,幾個香港人熱情萬分地過來遊說“支持選舉”,執意要把印有參選議員頭像的宣傳畫貼在車廂上。

沒等香港人開口,年輕的駕駛員就探頭出去,溫和地回應:“對不起,解放軍不能幹預香港內部事務,交通工具隻能用作軍事用途,不能張貼宣傳品。”

2000年4月,一位香港老人在新田軍營內施工時腿被鐵架劃傷,哨兵梁益勇見狀,扶著老人趕到營衛生所。軍醫精心為他包紮,止血。

老人拉住軍醫和小梁的手久久不放,說:“香港回歸前,我在營區裏為外國人幹活,今天我在這裏正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

2003年5月的一天,駐軍汽車連班長馮雪峰在路上遇到了堵車,正在疏導交通的警察很快在車隊裏發現了這輛軍車。警察迅速指揮軍車後麵的車輛停止移動,並引導軍車往左側路肩上行駛。

在香港,執行公務的駐港部隊車輛代表的是國家和軍隊履行職責,在道路擁堵時,引導軍車先行是受法律保護的。

然而,馮雪峰卻微笑著向香港警察擺了擺手,表示感謝的同時拒絕了其好意。香港警察以為軍車司機沒有理解含義,於是駕駛警用摩托車開道,示意軍車緊跟其後。

帶車的幹部隻好給警察解釋:“按照香港法律,行駛在路肩上是違法行為,感謝警官的好意,我們還是自覺排隊比較好。”

香港警察不禁肅然起敬:“還是解放軍夠自覺。”

2006年1月的某天,駐香港部隊士官王巍駕車去九龍營區運送物資,因路線不熟,他試探著向一位貨車司機問路。

司機熱情指路,看到王巍依然迷惑的神情,便說:“你跟著我的車走。”

半個多小時後,貨車司機把王巍帶到了目的地。小王正想下車表示感謝,可貨車司機掉轉車頭,悄然離開……

2006年9月8日,駐港部隊海陸空軍400多名官兵在香港槍會山駐軍醫院排起長長的隊伍,他們挽起健壯的胳膊,爭相為香港市民無償獻血。

這是駐港部隊官兵第九次參加由香港紅十字會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獻血者中很多是當年就要退伍離開香港的老兵。血濃於水,駐港部隊每年捐獻的血液都被無償送到香港各個醫院使用。

2006年10月5日,駐港部隊又組成探訪團,前往香港黃竹坑安老中心進行中秋探訪。

年輕解放軍的到來,使得原本寧靜的護理安老中心熱鬧起來。男戰士們一下車,就拿起工具打掃衛生。女兵們則為老人們表演了專門編排的文藝節目,她們還準備了中秋禮物,貼上祝福語,寫上長者的姓名,一一送到老人的手裏。

一位叫陳根的老人,年紀太大了,連自己的名字都記不下來,但他連連說:“解放軍好!”

幾位女兵陪老人開起了演唱會,老人點歌,戰士唱歌。讓人吃驚的是老人們點的都是《國歌》、《軍歌》或者一些愛國歌曲。一時間,安老院中都是國歌的旋律。

“軍營開放日”是駐軍的經典活動,駐港部隊每年組織軍營開放日,邀請香港市民走進軍營,觀看解放軍的軍事、文體表演。

2007年5月1日,駐港部隊開放了赤柱、昂船洲和石崗3座軍營,近兩萬香港市民走進軍營,參加了升國旗儀式,觀看了偵察兵技能表演、軍民文藝演出等節目。

駐港部隊自1997年進駐香港以來,“軍營開放日”共舉辦14次,26萬香港市民走進駐軍軍營參觀。駐港部隊還多次組織官兵與香港大學生代表開展文體聯誼,兩次為香港青少年舉辦軍事夏令營活動……

部隊親民愛民,市民愛軍擁軍。兩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和政府高官多次到駐香港部隊軍營慰問。中秋節,香港各界中秋探訪團都要走訪駐香港部隊,與駐軍官兵一起聯歡。香港橄欖球、曲棍球協會還到赤柱軍營舉辦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