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駐港部隊是一個“合成化”軍隊,訓練要求很高。偵察連除進行步兵共同科目如5公裏越野、400米障礙、步兵基礎射擊等訓練外,還要開展城市特種作戰訓練科目,如擒拿格鬥、建築物攀登、偵察兵應用射擊、武裝泅渡等訓練。另外還要學習法律法規和英語。

李清平說:“經過兩年多的訓練準備,1997年,我們已完成所有科目,隨時待命進駐香港。”

1997年6月30日,中央軍委領導來到駐港部隊,代表軍委歡送駐港部隊入港。李清平說:“在大會召開的過程中,我所在的偵察連有幸擔任了保衛軍委首長安全的任務,我被委派擔任外線警衛。”

大會大約9時開始,軍委領導向駐港部隊下達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的命令,那時全場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掌聲。

李清平興奮地回憶著當時的場景,他說:

1997年7月1日淩晨我們做好了進港前的一切準備,3時從深圳同樂軍營出發到深圳蓮花山地域集結,我永遠忘不了出發前指導員對全連戰士的動員,他說,這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所從事的最神聖而難忘的一件事,大家必須以飽滿的戰鬥精神來履行自己的職責,行使對香港的主權,洗刷我們民族的百年恥辱。

李清平說,7月1日上午9時,他隨駐港部隊如期進駐了原英軍的石崗村軍營,當他身背武器行進在新界石崗公路邊的時候,香港居民都停車觀看,顯得非常友好。

“10年了,看到香港如此平穩與繁榮,我真的很高興。”已為人父的李清平告訴記者,他準備帶小孩再到香港去走一走,看一看,告訴下一代,他的父親曾是香港回歸的見證者、守衛者。

2006年是駐港部隊進駐香港9年來老兵退伍人數最多的一次。當天,駐香港部隊陸、海、空三軍2000多名服滿現役的戰士,惜別日夜守衛的香港返回內地,分別在深圳和廣州踏上返鄉歸途。

駐香港部隊司令員王繼堂、政委張汝成等領導特地趕到深圳和廣州火車站為老戰士送行。

駐守香港期間,這些老戰士恪盡職守,遵紀守法,積極參加了香港特區政府組織的植樹造林、無償獻血等公益活動,用“愛港親民”的實際行動,展現了駐港部隊“威武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圓滿完成了防務職責,為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

離開香港前,老戰士們通過駐軍新聞發言人向香港社會各界致意,感謝香港市民對駐軍官兵的關心和支持。許多退伍戰士表示,一定要把部隊的好傳統和好作風帶回家鄉,在地方經濟建設中再創佳績,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007年是香港回歸10周年,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千餘名戰士在出色地完成了履行香港防務任務後光榮退伍了。駐港女兵美麗人生更精彩

“到了部隊,就沒有男人女人之分,隻有軍人。”這是黃蓉剛當兵時一位帶兵人跟她說的一句話。

一直以來,駐港部隊通信站中環機務站三班班長黃蓉也是用這句話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

在軍隊這個男人的世界裏,女兵總是很少的,駐港部隊也不例外。她們是一個特殊群體,但在柔弱的外表下,卻是身為軍人的勇敢和堅強。她們的美麗人生,在軍營的煆造下更加精彩。

駐港部隊通信站中環機務站有40多名女兵。2002年底,高中畢業的黃蓉從廣東梅州入伍,第二年4月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