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019(1 / 2)

這個道理可以用形象的數軸畫出來,首先畫一個三維坐標,這是生存空間,也就是說吃喝拉撒睡都隻能在這個三個坐標夠成的正方形方框內,它是有限的,大約有幾百億光年長,然後再在這個方框中加一條坐標軸,無限長的,這就是時間。

人的一生,不管活多少年,對於這個無限長的坐標軸,隻有最微小的單位長度,也就是相當於在四維的世界中靈光一現。但是沒必要恐懼,愛的意義是偉大的,愛可以把你這一現在時間和空間坐標軸中凝固住。

更形象地說,如果宇宙是一個巨人的玩具,那麼愛的一瞬間就是永恒的一瞬間,永遠固定在四維的坐標軸中,巨人拿起宇宙這個玩具,他能豫然發現,這個玩具的中間有一個光亮的一點,那樣璀璨奪目,就仿佛鑲嵌在金戒指中的鑽石,那就是愛。

愛——永恒。

穆雨的“現實主義”想法顯然就過於實際。後來思哲問過他的幾個妹妹。原來現在的女孩子都是這樣隻圖眼前享受,不懂得對愛情負責任。她們不在乎什麼時候在哪裏留情,她們隻需要在寂寞的時候有個男人陪。彼此熟悉了,膩歪了,就換一個,無聊了就撒嬌或者吵架。異性,剛接觸都是鮮花,時間長了,鮮花枯萎了,就換一朵,反正青春這個百花園裏,什麼品種和花色都不缺。這就是當代大多數女孩子或者說文科女孩子的想法——思哲一直這樣看女人。

思哲偶爾看報紙,裏麵那些為情自殺的女人多到鋪天蓋地。他隻希望得到一個,一個能理解他,跟他一起離開這喧鬧的人群,去享受青春,存在和藝術的人。可惜這樣的人,也許注定一生都不會出現。對愛情的渴望隻不過是對完美的向往,就好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烏托邦,每個人心中也都有個柏拉圖式的愛情。

愛情的模型,是用來填補靈魂的慰藉的。每個人的靈魂缺失點都不同,就好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染色體,不可能找到一個跟自己染色體互補的異性。所以人,一直都是孤獨的。

柏拉圖的《鄉饗》說世界上的人都是“男男”“男女”“女女”的,每個人都是完整幸福的,但是上帝把他們劃分開來,於是世界上就有兩種人,男人和女人,每個人都要為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拚命尋找,如果用一生的時間找到了另一半,就是嘔心瀝血也值得,但是如果一生都在迷茫的人生旅途中度過,一輩子,就有如一場沒完沒了,反反複複的大夢。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漫長的旅途,或行走,或等待,直到有一天,他們看到愛如花一樣盛開,才能安靜下來。但是這場旅途,對誰來說,都過於漫長了,思哲想。

後來的幾天,直到通知書拿到前,思哲和穆雨都是在近乎戀愛的感覺中度過的。平靜的生活裏除了籃球,就是他的這個小情人。或者說,除了這個小情人,就是籃球。有時候他自己想想都會感覺到心疼。這樣的青春,浪費在這樣的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曾經的宏圖大誌仿佛過眼雲煙,蕩然無存了。那麼多藝術創意,那麼多先鋒故事情節,那麼多浪漫的DV策劃,統統拋在了高考後的胡鬧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