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1 / 1)

第九章 治國先齊家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詩》:“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