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督諸軍入誠後,禁士卒侵暴,封府庫及圖籍寶物,令指揮張勝,監守宮門,不得妄入。吏民安堵,市肆無驚,當下露布告捷,由太祖傳旨獎賞,並命出師西略。徐達複率常遇春等,入山西,逐擴廓帖木兒,順道趨關中,降李思齊等。尋聞元兵猶出沒塞外,乃趨還燕都,準備北伐。至洪武二年,出師拔開平,元帝奔和林,三年複北伐,元帝奔應昌,未幾元帝逝世,元人諡為惠宗,明太祖以元帝順天退位,諡為順帝。明軍又進克應昌,元嗣君愛猷識理達臘,倉猝北竄,其子買的裏八剌,及後妃諸王等,不及隨行,皆被獲。未知後亦受擒否?送至應天,明太祖下詔特赦,且封買的裏八剌為崇禮侯。元參政劉益,以遼陽降。朔漠又定,頒詔天下。四年,複遣湯和、傅友德進軍四川,時明玉珍已死,子升襲位,發兵拒敵,屢敗,沒奈何麵縛輿櫬,出降軍前。明玉珍父子又了。明太祖封為歸義侯。於是蕩蕩中華,盡入大明,《元史演義》可從此告終了。惟還有一段尾聲,不能不補敘出來,歸結全書正傳。
先是西域分封,共有四國,自察合台汗也先不花,並有窩闊台汗地,卻成了鼎足三分。應三十回。也先不花死後,國勢漸衰,至元順帝至正十九年,察合台後裔特庫爾克嗣位,複簡閱軍馬,征服叛亂。麾下有屬酋帖木兒,係蒙古疎族,強健善戰,所向有功。特庫爾克死,子愛裏阿司嗣,與帖木兒不協。帖木兒遂占據中央亞細亞,自行建國,奠都撒馬兒罕。嗣複逐愛裏阿司,並有察合台汗國全土。適伊兒國汗亞爾巴孔,係旭烈兀弟阿裏不哥遠孫。庸弱不振,部下多分據獨立,互爭不已,帖木兒又代為討平,乘勢占領,兩國並合為一。隻有一欽察汗國,與他抗衡。欽察汗統轄阿羅思各部,威振西方,拔都遠孫月即別汗,及子劄尼別汗二代驅役阿羅思諸侯,氣焰尤盛。莫斯科大公宜萬一世,最得欽察汗信任,借勢營殖,後來俄羅斯肇興,實基於此。劄尼別死,篡弑相繼,國又大亂,阿羅思諸侯,亦各圖分立。帖木兒引軍入援,鎮定全境,扶立脫克達米昔,為欽察汗。及帖木兒還軍,脫克達米昔別圖拓地,侵入帖木兒境內。帖木兒怎肯幹休!即親率大軍問罪,逐去脫克達米昔,另立一汗,叫作可裏的克。表麵上令他管轄,實際上仍歸自己節製,仿佛近今國際法上,所稱的被保護國。
帖木兒既並吞西域,複南略印度,侵母兒坦,陷疊爾黑。旋因突厥遺種阿斯曼國即今土耳其國。部長,名巴賈塞脫,連結阿非利加洲的埃及國,夾擊帖木兒屬地,帖木兒即還軍拒戰。一戰破埃及軍,再戰擒巴賈塞脫,略定小亞細亞全境,兵威大震,遂招集蒙古各王族,大舉而東,竟欲規複中原,統一區宇,仍追效那元太祖的雄圖,元世祖的宏業。無如天已厭元,不使再振,這位大名鼎鼎的帖木兒,竟中道病亡,未損明朝片土。此事已在永樂年間,他日演述《明史》,再當詳細交代,本書至元亡為止,不過應二十四回,及三十二回中,曾敘及西域四汗國事,若非補入此段,反似上文虛懸,無所歸結。看官如嫌簡略,請看日後出版的《明史演義》,自知分曉。小子欲就此擱筆,惟尚有俚句四首錄述於後,作為全書的總束,看官不要誚我畫蛇添足哩!詩曰:
開疆容易守疆難,文治無聞運已殘;
八十九年元社稷,徒留戰史付人看!
累朝佞佛太無知,釋子居然作帝師;
果有如來應一笑,百年幻夢被僧欺。
到底華夷俗不同,上烝下亂竟成風;
濠梁幸有真人出,才把腥膻一掃空。
大好江山付劫灰,前車已覆後車來;
須知殷鑒原非遠,試看全書六十回。
本回為結束文字,故於元末各將帥,及東南諸寇盜,一齊敘述過,如風掃殘雲,倏然而盡。至後段述及四汗國事,亦隨敘隨略,傳所謂其興也勃,其止也忽者,文境殆似之矣。或謂如許大事,一回了畢,究嫌太簡,不知朱明之平定南方,應屬諸明史中,細評中已屢次說明。至若帖木兒之奄有西域,亦在元亡後數十年間,必欲於此詳述,試問元明兩代,將從何處分界耶?故宜詳者不厭其煩,宜簡者不嫌其略,著書人固自有深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