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是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正式出任台灣海基會董事長的日子。

這個75歲的國民黨老將,自稱“辜老是我一生的導師”。而他執掌海基會,也被台灣媒體認為是“閣揆級”的董事長。

素有“江科長”之稱的江丙坤,是一位從政策至實務皆相當老練的“工作型”人物。他做事钜細靡遺,向來連桌上及書櫃都整整齊齊一塵不染,不論把他放在什麼位置,他都是拚命三郎。

台灣《工商時報》透露說,江丙坤與上海、北京、蘇州、廣州、廈門等地台商關係非常密切,這幾年利用國共平台,經常寫信給陳雲林,為台商解決投資糾紛,不計其數。

台灣《聯合報》則稱,以江丙坤的經貿才幹與大陸經驗,他不會“隻是白手套而已”的角色。

其實,馬英九雖然身在台灣,但一直密切地關注吳伯雄的大陸之行。

早在5月22日,中共中央台辦主任陳雲林發表兩岸關係問題談話,他指出:

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灣局勢發生了重大的積極變化。事實證明,搞“台獨”不得人心。台灣同胞希望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台海和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同胞共同願望所係、共同利益所在。

當前,兩岸關係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麵臨難得的重要機遇。我們將繼續貫徹發展兩岸關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繼續反對和遏製“台獨”分裂活動,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台海地區謀和平,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努力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麵。

陳雲林指出:

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家園。實現兩岸共同繁榮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期盼。2005年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領導人共同發布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指明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對於兩岸關係中存在的曆史遺留問題和今後遇到的新問題,應當也完全可以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過程中尋求解決辦法。在新形勢下,台灣方麵表達了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積極願望。我們希望,兩岸雙方以兩岸同胞福祉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為重,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紮實推動兩岸關係不斷改善和發展。

陳雲林還說,當前,兩岸雙方正為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複協商談判做出積極努力,並展開相關準備。我們期待,正式恢複協商後,雙方共同努力,通過平等協商,務實解決台灣同胞關心的各種問題,並不斷取得實際成果,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逐步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框架,以造福兩岸同胞。

陳雲林最後在講話中說: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途,掌握在兩岸同胞自己手中。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美好未來,屬於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我們相信,兩岸同胞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共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麵,共同迎來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明天。

當天下午,馬英九與記者茶敘時表示,陳雲林的講話是善意的回應。他認為,兩岸朝努力和平發展,是雙方認知的目標,陳雲林的講話有助建立兩岸的互信,同時把大家關心的議題提上日後複談的議程表。

馬英九稱,民進黨上台8年,兩岸關係隻能用“停滯不前”4個字來形容,進展有限。現在是一個曆史時機,雙方應該把握住,共同為兩岸人民福祉努力。

對於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即將訪問大陸,馬英九相信最後一定是樂觀的結果。他認為,在兩岸複談之前,需要有幫助的力量,為複談輔助。國共兩黨的交流,就是一種輔助。未來,海基、海協兩會是兩岸交談的主要管道,但有必要維持第二管道,彌補兩會的不足。

馬英九說,吳伯雄已多次表明,國共溝通渠道是輔助性質,海基會、海協還是最主要的渠道;“兩會”所做的決定,對雙方才有拘束力,但維持第二管道,可以彌補“兩會”渠道不足之處。兩岸人士盛讚胡吳會晤

2008年5月26日到31日,吳伯雄在大陸進行為期6天的訪問。在北京,吳伯雄與胡錦濤舉行會談,取得了豐收的成果。

兩岸人民血濃於水,“九二共識”,成為此次會晤的最大背景。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來訪的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會談,雙方均從不久前發生的,以死難同胞人數而論堪稱國難的汶川大地震切入,胡錦濤代表大陸同胞特別是災區同胞向台灣同胞表達了衷心的感謝。

吳伯雄則代表台灣同胞向災區同胞表達了血肉相連、“自動自發的、發自內心的”關愛與慰問,覺得在兩岸互動中這“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一件事情”。

一位大陸有關人士撰文指出:

在一場曆史罕見、舉世震悼的災難中,骨肉親情與血肉相連的關愛純係發乎天性而激發,其衝決束縛的力量,超越政治與意識形態,而在衝決政治與意識形態的束縛之後,又重新參與到正在生成的秩序與框架中。

……

密芝勒於《人民》的開篇即寫道:“誰把思想局限於現在,誰就不能了解當今的現實。”過去的兩岸會談阻隔於“台獨”分子對於“九二共識”的背棄,而今日兩岸複談與建立互信亦必將重新生發於“九二共識”的包容之基。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前副所長李家泉在《東方早報》上發表文章指出:

這次吳伯雄的來訪及“高峰會”,是在台灣地區實現第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重新成為“執政”黨的背景下實現的。民進黨“執政”8年,把兩岸關係搞得十分緊張,如今國民黨麵臨著“撥亂反正”的艱巨任務,而兩岸關係則有望很快恢複正常的接觸和往來。吳伯雄先生一行就是在兩岸已經出現“雨過天晴、氣候清新”的時候來到的,因而受到了祖國大陸人民的熱烈歡迎。

李家泉認為,這一次的兩黨“高峰會”,雙方都十分肯定了目前兩岸關係的積極變化,肯定了這一次在四川地區抗震救災中所表現的兩岸同胞情和同胞愛,同時也滿懷信心地展望了兩岸未來和平合作與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

李家泉說:

吳伯雄一行來訪,以及兩黨所舉行的協商,必定會帶給人們一些積極成果,諸如盡快恢複“海基會”和“海協會”的功能,盡快實現兩岸“直航”,盡快為台商投資祖國大陸鬆綁,盡快開放陸資入台和祖國大陸遊客入台,等等,都一定會奠下初步基礎。春風拂麵,春意盎然,兩岸人民都會高興。

這些積極成果,自然都是人們久所期待的,也是來之不易的。相信祖國大陸方麵一定會全力配合,更相信這隻是一個好的開始。兩岸既然要擱置爭議,攜手合作,共創雙贏,往後要做的事還很多!

他同時指出,陳水扁和民進黨鬧分裂,鬧“台獨”,可以說是“人震”,就像“地震”一樣,促使兩岸人民、國共兩黨、全世界華人、整個中華民族,更緊密地聯結、凝聚和團結起來了。沒有他們的“幫忙”,兩岸關係就不會出現今天這樣喜人的新局麵。主張“台獨”的人應該明白,不能再陶醉於敗選中仍有540萬張選票的迷思中了,需知其中很多選票是因為不了解真相而被騙的,往後仍會有變化的。這些人還是早一天覺醒為好。

台灣《聯合晚報》主筆、《中國時報》專欄作家言浩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