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類(2 / 2)

麵前明,背後左右,無一些照顧。

理以心得為精,故當沉潛,不然,耳邊口頭也。

事以典故為據,故當博洽;不然,臆說杜撰也。

隻有一毫粗疏處,便認理不真,所以說惟精。

不然,眾論淆之而必疑。

隻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說惟一。

不然,利害臨之而必變。

接人要和中有介,

處事要精中有果,

認理要正中有通。

在古人之後,議古人之失,則易。

處古人之位,為古人之事,則難。

古之學者,得一善言,附於其身。

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務以悅人。

古之君子,病其無能也,學之。今之君子,恥其無能也,諱之。

眼界要闊,遍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讀五經諸史。

先讀經,後讀史,則論事不謬於聖賢。

既讀史,複讀經,則觀書不徒為章句。

讀經傳則根底厚,看史鑒則議論偉,

觀雲物則眼界寬,去嗜欲則胸懷淨。

一庭之內,自有至樂。

六經以外,別無奇書。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

見已讀書,如逢故人。

何思何慮?居心當如止水。

勿助勿忘,為學當如流水。

心不欲雜,雜則神蕩而不收。

心不欲勞,勞則神疲而不入。

心慎雜欲,則有餘靈。目慎雜觀,則有餘明。

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

魚離水則鱗枯,心離書則神索。

誌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誌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禦也。

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誌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做!

不虛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進入不得。

不開悟,便如膠柱鼓瑟。一毫轉動不得。

不體認,便如電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車,陸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

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

看書求理,須令自家胸中點頭。

與人談理,須令人家胸中點頭。

愛惜精神,留他日擔當宇宙。

蹉跎歲月,問何時報答君親。

戒浩飲,浩飲傷神。戒貪色,貪色滅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飽食,飽食悶神。

戒多動,多動亂神。戒多言,多言損神。

戒多憂,多憂鬱神。戒多思,多思撓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讀,久讀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