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聞名全村(1 / 2)

對於父親王長貴代替自己答應上百個鄉親在五日之後收下他們家中孩子為學生一事,令王斌是頭疼不已。第二天一大早,王斌就早早地起了床,沒有跟在廚房裏做早飯的王長貴打聲招呼,就出了籬笆院門,直奔位於村東頭的劉家宅院而去。

這劉家村居住著五六百戶的人家,在當世已經算是一個相當大的村落,在這麼大的村子裏麵,王斌之前由於是一個真正的“傻蛋兒”,自然是沒有引起村裏鄉親們太多的注意,對於“傻蛋兒”這個名號,隻是“名聲在外”,卻並不認識真實存在之人。

經過昨個兒傍晚,在王斌家門口排隊等候的那一百多個鄉親們的親曆驗證,自然是見到了他的廬山真麵目。

隻是一夜之間的功夫,居住在劉家村的五六百戶人家,對於大病初愈後腦袋變得無比靈光的王斌,最近發生在他身上的奇人奇事,一夜之間,已經搞得是婦孺皆知。

這不,旭日東升,王斌漫無目的地走在通往東村頭劉家宅院的這一路之上,凡是與他碰見的村裏人,無論長幼貧富,都湊上前去,親親熱熱地叫上他一聲“先生,早安”。

以前,王斌但凡是在村裏頭遇見了認識他的人,都會被叫一聲“傻蛋兒”的。就在昨個兒,還有不少村裏人見到了他,叫他“傻蛋兒”呢。這才一夜之間的功夫,便就沒有人再叫他“傻蛋兒”,立馬改口變成了村裏人口中的“先生”,這一時之間,讓王斌大感受寵榮京,他也是幹勁回禮,客客氣氣地打招呼。

古代稱別人先生有向別人學習的意思。達者為先,師者之意。後延生為是對人的一種尊稱。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被人當麵稱作“先生”,總歸讓人聽了不免有如沐春風一般的舒爽感,此時的,王鋒這一路行去,被遇見他了的村裏鄉親一口一個“先生”給叫的就有些飄飄然起來。

雖說,王斌並不想打腫臉充胖子,手下村裏上百名鄉親家裏的孩子為學生。可是,被村裏那麼多的鄉親們給稱作“先生”,他覺得老師這個職業在古代還是很受人尊敬的嘛。

更加讓王斌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王斌走進了位於村東頭的劉家宅院後,昨個兒見到他時,還都是對他表現胡一副橫眉冷對態度的下人們,今個兒一大早見到他之後,也都趕緊笑臉相迎,耳畔此起彼伏地響起了稱呼他“先生”的聲音,聽得他是心花怒放,在剛走出家門時鬱結在心中的鬱悶,就此隨之一掃而光。

剛走進了劉家的書房之內後,由於時候尚早,還不到辰時,劉家二少爺劉功又不是一個十分用功的家夥,自然是不會來書房這麼早晨讀。因此,整個書房之內,就隻有王斌他一個人。

在此時的王斌看來,書房裏就他一個人也好,這樣會清靜一些,看到劉功整日裏那一副紈絝子弟的派頭,讓他氣都不打一處來,真所謂:眼不見心不煩。

坐定在之前他做陪讀時書案裏麵的椅子上後,王斌覺得距離辰時還有小半個時辰的功夫,這古代娛樂活動少之又少,又不能夠玩微/信,刷微/博,看視/頻,追劇集,實在是窮極無聊的很。

所說古代社會生活著實讓王斌感到無聊至極,他而他還在一個距離當時州府比較遠的窮鄉僻壤之地,自然是沒有太多娛樂活動可以用來打發時間。

好在,王斌覺得他腦袋裏麵內置了藏書檢索係統,他便就翹著二郎腿,微眯著雙眼,用意念檢索到了一本正在點娘上連載的曆史穿越文——《北宋大文豪》,看著有些寡淡無味,但用來消磨時光還是大可值得一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