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手機鈴聲在安靜的房間響了一會兒,沒聲了。依依翻了個身繼續睡。過了一會兒,座機在客廳接著瘋狂響起來。
溫暖從隔壁房間出來接聽。是找依依的。她進房間把依依從床上掀起來,“好像是攝影展那邊來的電話,說是有人要買你的作品。”
依依一下睜開了眼。
電話是喬葉打來的,電話裏粗略說了一下有人想要買她的那幅“愛無國界”。具體的事宜還需要見麵聊。依依換了身衣服,前往攝影展。
離著工廠還有一段距離,她遠遠就看到工廠方圓一公裏停滿了小轎車。她心生疑惑,一上樓,被眼前人擠人的火爆場麵嚇得不輕。
原來,昨天她找喬葉聊了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之後,喬葉立刻找來團隊人員,連夜把這個方案給完美實施了。
其中網絡影展還嵌入了互動環節,瀏覽影展同時,還可以對喜歡的作品進行投票,截止此刻,一夜之間網絡攝影展累計訪問量近百萬多次,投票通道共收集投票80萬9千多票。所以今天突然多出這些人來觀展,不足為奇。
依依的那幅“愛無國界”雖然得票數不是最高的,但是有人願意出高價購買。
買主是位四十歲出頭的英國男子,跟《Downton/Abbey》(唐頓莊園)裏的男主角格蘭瑟姆伯爵同名,Robert/Crawley。一身合體的西裝很考究,舉手投足間紳士範兒十足。優雅,談吐不俗,擁有溫暖的微笑和憂鬱的氣質,儒雅又風趣。
還帶著一位女翻譯一道前來。
一見麵,他就表達了對這幅作品的喜愛之情。
依依對答如流。一口標準的英式英語,驚呆了眾人。顯然女翻譯是多餘的。
Robert說他太喜歡依依的這幅作品了,樸實,真實,自然,暖心,一氣嗬成。從鮮明的主題、到拍攝的角度、再到采光構圖焦段虛化等,都很抓人,且耐人尋味。一幅好照片必須畫麵簡潔,而她的這幅作品隻包括有利於把視線引向被攝主體的內容,完全排除和壓縮了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內容。
但其實,這隻是一幅抓拍作品,沒有使用任何拍攝技巧。
照片是在非洲拍的。畫麵是一名東方麵孔的女醫生給非洲黑小孩包紮傷口的情景。側麵捕捉的女醫生嘴角帶著微笑,目光沉靜堅毅,眉間平和如水,在那一刻溫柔了歲月,也暖化了孩子防備的心,於是孩子眼中呈現的是矛盾的:既恐懼又平和。沒錢任命孩子的無助,在命運的輪回中,靈魂的選擇權隻歸天地所有,而在那一刻,女醫生的用無私的愛救贖了他。所以當周圍圍觀的孩童流露的不是童真快樂而是成熟陰霾的麵孔和憂鬱期待的眼神,那個被包紮傷口的孩子,眼神裏卻多了抹柔和的光,以及光明的希望。
整幅畫有細膩的刻畫,有動人心魄的眼神,有命運不公的呐喊,有溫暖無私的愛,也有發人深省的寓意。
其實在依依的攝影作品裏,這一幅是完全沒用到技巧拍出來的,卻是她最為喜歡的一個作品。此次展出來是本著分享的心情,但如果有人願意出錢,她也很樂意賣。
“這個價錢你覺得合理嗎?”Robert給出了六位數。
依依沒想到能給這麼多,但是沒人會嫌錢多,她用英文流利表達:“完全值得。”
她並沒有謙虛,反倒讓Robert笑起來,“從作品就能看出來,你是位與眾不同的女孩子。”
“你的愛心將傳遞到非洲,這些孩子會感謝你。”依依跟他大概說了準備將這筆錢捐贈給非洲兒童援助慈善基金會,用於幫助非洲饑餓兒童。
“不以善小而不為。”難得Robert用蹩腳的中文說出這麼一句諺語來,隨後又轉為英文,“在我看來,你的這份心比金錢可貴。”
“謝謝。”依依自問沒有那麼高尚,隻是她跟這些孩子接觸過,所以有著比別人更多的感慨,希望能盡一份力為這些孩子們做點什麼。
“下次你有作品可以直接聯係我。”Robert給了一張名片。
依依接過來看到上麵的頭銜,嚇一跳,差點都要還回去。待冷靜了幾秒鍾,她在心裏嘲笑自己沒見過世麵。她明白能得到Robert這樣人物的的名片不容易,光憑一幅攝影作品也不可能得到他的任何許諾,大約是她的善心打動了他,所以他願意繼續與她保持聯絡,並繼續支持她的慈善行動。
人生百態,但愛無國界。
在這一點上,全世界都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