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1 / 3)

“楊博挺有把握的,他說當初他與張娣在一起時,家裏曾極力地反對過,後來他的父母妥協了,而現在他父親的情況你也可能聽到傳說了吧,他哪還有時間顧及自己的兒子,隻要我們是真心的,我想不會有啥困難。”

張微沉吟了片刻,說小月,我並不是幹涉你們,我隻是希望你幸福。像楊博這樣的孩子,一旦經曆了風雨,能不能一起承受是個問題。我不求你大富大貴,隻想你平平靜靜地生活。有些人隻能同甘,而不能共苦,誰又能知道今後他能不能與你患難與共過一生。”

於小月沉默不語。張微說小月,媽說的這些都是為你好,那天警察就是在調查楊博和他父親,我真怕……”

“媽,你別說了,那個姓李的警察這回可要倒黴了,楊博已經以非法拘禁的問題把他給告了,市裏的領導說最近就要處理他。”

“什麼,小月,楊博告了李吉偉?”於小月的話令張微吃驚,待她從於小月的臉上得到了肯定的答複後,說小月呀,你知道不知道你李叔叔是媽媽一個知青點的?”

“你那天不是說了嗎,可是他不應該那麼對待我們呀,那是違法的,如果警察都可以隨便抓人,為所欲為,那麼國家還講什麼法製,還講什麼人權?”於小月當仁不讓。

張微長歎了一口氣,說小月呀,我從來沒有對你說起你的親生父親,因為我不想讓你小小的年紀承受那麼大的痛苦。

這個李叔叔和你親生父親與我之間的種種是是非非,以前我總想把這些忘掉了,自從那天我遇到你李叔叔後,又不得不把那段往事撿起來。”

“媽,你不是說我的親生父親早就死了嗎。媽,我的父親是不是還活著呀?媽,你快告訴我呀!”於小月懇求著母親,說。

“哎——”張微喟歎著,隻好含著淚將那段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告訴了於小月。

晚上,黃成剮拿著錢去了約定的地點,南大壩護城河的道路中央送錢。

頭一天薑洪軍打電話告訴黃成剛,十萬塊錢他東借西湊總算是湊夠了,說給黃成剛送過去。黃成剛馬上下樓,早早地迎候在地稅局的大門口。

薑洪軍拎著一個旅行袋走了過來。黃成剛像看到了救星一樣,激動地說薑哥呀,你是我的親哥,我都快急死了。今天我接到那個人的電話了,他媽的不知道他是怎麼知道我電話的,他告訴我晚上必須把這十萬塊錢送過去,不然他就要舉報我了。”

“這麼說,我是你的及時雨了。”薑洪軍開玩笑。

“你不隻是我的及時雨,你還是我親哥,就讓我叫你一聲爹我都幹呀。”黃成剛卻不是在開玩笑,他已經是走投無路了。

黃成剛從約定的晚八時,一直等到快九點了,他已經順著護城河的道路上來回走了三圈了,沒有見到取錢人的影子,但是他也不敢輕易地返回,因為那個人說過不見不散。他絕望地逡巡著這個地方的地理環境,不禁為這個人的設計而驚歎,因為這條道路,左邊是護城河,右邊就是小樹林,他讓黃成剛在道路來回走,如果黃成剛要報警,或者設有埋伏,這個人可以在任何一個路段出現,會很輕鬆地脫離險境。

他聽到遠處的鍾樓上已經響過了九下,他不知自己是否能堅持這樣走下去,他巳經是疲憊不堪了,如果這時出現個搶劫者,搶下他那有十萬塊的旅行袋,甭說追了,就是喊叫的力氣都沒有了。

正當他想在路邊坐下來時,聽到路邊樹棵裏有人說話把包扔過來。”

黃成剛屁股還沒著地,便嚇得蹦了起來,看起來這個人一直在暗處注視著他。他忙不迭地把包猛地向說話聲方向扔了過去,他聽到了包落地的聲音,接著便是窸窸窣窣的聲音,聲音慌亂了一會兒,然後聽到窸窸窣窣的聲音由近而遠地離去了。

黃成剛心裏枰抨直跳,一點兒力氣都沒有了,坐在地上喘著粗氣。

在黃樹雁書記的親自過問下,政法委和紀檢委準備會同市公安局紀檢委一道,組成調査組,對李吉偉非法拘禁楊博和於小月一事展開調査。

調查組與公安局紀委的同誌先是向高良興和吳春平進行了通報。

“李吉偉等人非法拘禁楊博、於小月,並有收受錢財的暗示,這是一起嚴重的幹警違紀違法現象,而且是發生在公安係統的‘三項教育’期間,發生這樣的事,市紀檢委、政法委領導都非常重視,做出重要指示,讓我們調査核實。”調査組長嚴正地說。

高良興非常氣憤,“這件事,我們公安局黨委尤其是我有責任,是我們組織上教育得不夠,但請調查組放心,我們一定配合調查組工作,一經查清李吉偉等人的非法拘禁事實存在,一定要嚴肅處理,嚴懲不貸。”

高良興把目光移到了吳春平的臉上,他以為吳春平也會與他呼應,可是他在吳春平臉上卻找到了複雜的表情,便提示道:“吳春平,我代表黨委的這個表態,你有什麼意見嗎?你是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嘛。”

高良興是有意抬髙吳春平的地位,把吳春平往前推。

一直沉默不語的吳春平不得不表明自己的態度了,“各位領導同誌,現在還不是討論處理李吉偉的時候,因為調查還沒有開始嘛。”?

“這些事實明明在那擺著呢嘛。”組長不滿地說。

“那就不能是一麵之詞了?”吳春平也沒客氣。

高良興發現吳春平的情緒不對頭,因為平時的吳春平在這些事情上表現得很成熟,一般情況下,在高良興表態後,他都會順水推舟,對於這樣一個正有機會提拔,又是非常聰明的人,不會輕易抗拒上級的一些決定的,這裏必有隱情,所以,高良興便把矛盾焦點調整到自己的身上,不讓吳春平承擔責任,他把話拉過來,說我們的吳局長出於愛護自己的下屬考慮,對於一個同誌的處理一定要慎重,這絕不是姑息慫恿,是本著黨的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待一個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