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1 / 3)

在市委常委會上,由於新改製的刑警支隊、巡警支隊編製升格,兩個支隊領導班子的正職拿到常委會上來定,公安局雖然報上來支隊長和政委仍由林火聲一人擔任的意見,但黃樹雁堅持說應該加強刑瞀支隊的幹部力量,政委應單立,他的目的是安置梁玉淸,在刑警支隊中起到牽製作用。由此提任了梁玉清為刑警支隊政委,林火聲仍為支隊長,兩人均為正縣級。同時下令的還有巡瞀支隊兩個領導都是市公安局的副局長,主要是為了提拔正縣級。隻有吳春平是重新下令,其中行政關係沒有變,行政級別提升為了正縣級。

黃樹雁來到公安局宣布了上述任命後,他做了一個簡短的發言,言語之中表示了他對公安局的工作有一些看法,態度很強硬,然後他就提到了三?一八大案。“三?一八大案已經造成了社會影響,尤其是主犯薑洪軍在逃,而且還殺死了臨市無辜的群眾,是我們的奇恥大辱。這說明什麼呢?這不能簡單地說明我們公安局辦案不利,這是與我們缺乏政治思想教育,忽視了世界觀的改造有著直接的關係。工作態度自由散漫,也不免有一些素質低下、法律意識淡漠的民瞀,甚至有些中層幹部違法亂紀,非法拘禁,動用私刑,嚴重地貶損了公安人員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我們一定要先正己身,才能加強工作。對三?一八大案的工作要投人大兵力,大兵團作戰,協調各方麵的關係,迅速將薑洪軍抓捕歸案,給淩水市人民一個滿意的答複。”

送走了黃樹雁,大家又坐在了公安局的小會議室。本來是個皆大歡喜的事,卻搞得死氣沉沉地沒了生氣,大家把目光都聚集在了高良興的身上,而高良興擺了擺手,有氣無力地說:“散會吧。”

林火聲回到刑瞽支隊,召開了支隊新班子的第一次黨委會,一個是宣布了市委常委會的決定,再一個就是通報最近一段時間工作的重點,並把追捕薑洪軍列為了刑聱支隊的第一工作重點,還從各大隊抽調了一些刑警,分頭到各相鄰城市去排查薑洪軍的底細,並撥出一部分資金,準備重獎緝拿逃犯的有功人員。並要在電視台發布消息,對提供有用線索的人也要予以重獎。

一係列的工作安排之後,林火聲征詢梁玉清的意見。梁玉清卻沒有客套,說三?一八大案工作十分繁重,以反暴大隊為主的專案組也應該加強力量,反暴大隊的原配備人員明顯就不足,一個是原教導員調離,一個是李吉偉提升上去以後,一探組的位置一直空缺,這種缺員狀態,會直接影響追逃工作的落實。”

林火聲表示讚許,說“今年大中專畢業生肯定要分到咱們這兒來幾個,到時候再給他配個警員吧。”

“那不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嗎?”梁玉清說。

“也不遠了,這期的刑警學院、警校畢業生也快報到了。”

“我的意見是先從內部調整一下,一探組該提拔一個探長。”

林火聲笑了,說那不是在咱們職權範圍之內的事嗎?我沒意見。”

“我建議提拔一個有培養前途、有發展的年輕人擔當此任。”

“那你看誰合適?”

“我看就讓陸旭來當探長吧。”

林火聲心裏雖然有些奇怪梁玉清為什麼這麼急於提拔陸旭,但他也沒有提出異議,隻是說先不給他配人,如果配人的話,咱們刑警支隊的哪個刑瞀資格都比他老,不好帶隊,還是等畢業生來的時候讓他挑~個吧。”

彈殼鑒定出來了,是一把六四式手槍發射的子彈。對照子彈殼上的型號及號碼,林火聲查找了槍械發放所有的記錄,發現這顆子彈是發給政法委書記黃樹雁的。林支隊沒敢把這件事擴大化,悄悄地來到了反暴大隊。

反暴大隊的李吉偉、陸旭、陳晶晶三個人正在研究如何通過薑洪軍的親屬了解他的社會關係及其家庭住址,這很有可能就是薑洪軍的藏身之處。

林火聲進來便問姚潤河幹嗎去了?”

“唔,他今天沒有來,可能是尋訪薑洪軍的朋友去了吧。”李吉偉說。

林火聲看看隊裏沒有其他人,便將子彈殼的鑒定結果告訴給了他們幾個人,並要求他們必須保守秘密,僅限於屋裏的這幾個人知道。

“這槍怎麼發給黃樹雁書記的?”李吉偉問。

“我看領槍的記錄是高良興批給的,而領槍人的簽名是黃樹雁。這把手槍在黃書記手裏已經有六年了,現在說不好是薑洪軍使用了其他槍支發射了這顆子彈,還是黃書記的槍也落在了薑洪軍的手裏。”林火聲說。

“那麼薑洪軍使用這顆子彈槍殺了一個更夫,還特意將彈殼留給我們,憑他的性格,他是不應該有這樣的疏忽的,那麼他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李吉偉不解地說。

陸旭搶先說我認為這是在轉移我們偵查的方向。”

“可是黃書記的子彈是怎麼落人薑洪軍手中?從黃樹雁直接插手這起普通的刑事案件的那一天,就讓人覺得不正常,現在又那麼複雜,似乎與黃書記也有了什麼關係,到底什麼關係呢?”陳晶晶將目光投向李吉偉。

“那就應該了解黃樹雁才對。”李吉偉說。

林火聲一直緊鎖眉頭,“這件事正是問題的關鍵,大家一定要保密,這件事應該告訴誰?通過什麼途徑?我先向吳局彙報,待我們研究後再說吧。’

林火聲說著便往外走去,還沒到門口,梁玉清闖了進來,說林支隊,你咋在這,我到處找你,局長他們過來了。”他說著話,用別樣的眼光溜了一眼李吉偉,便拉著林火聲到了走廊裏,兩個人小聲地說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