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陽驛
寒陽驛坐落在涪江邊。
從遂州城出發,沿著古蜀道北進四十裏,過了碑亭子埡口就能看到驛
站高高飄揚的酒旗。寒陽驛地處蜀中水陸要津,往來京師與川內的人,
不論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都時常會聚於此,端的是三教九流、龍蛇
混雜之所,實乃川中不可多見的繁華之地。寒陽驛被川內川外商旅讚譽為
“千裏蜀道上最有文化品位的驛站”。據當地的名宿耆老考證,“寒陽”
還是唐初大詩人陳子昂這位老鄉給取的名哩。
誰想到了乾隆二十三年(1758)初春,寒陽驛更是大大地出了名,但
卻不是好名聲。旬日之內,竟然有八個人在寒陽驛神秘失蹤,這八人無一
不是梓、遂二州的豪商大戶。聽其隨從及家人說,這些人失蹤前全都住宿
在驛館裏,第二天早晨就無緣無故地不見了蹤影。州縣官府百般偵緝,始
終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捕快陳豫川摳爛了腦殼,也想不出所以然來。接案已經三月有餘,不
論手下的兄弟們如何布防,偶爾還是會發生外地客商莫名其妙失蹤的事。
上司催促得緊,陳豫川也很無奈。但是,陳豫川不愧是“鐵血神捕”,他
漸漸開始留意一個賣油翁。這個賣油翁年前不知從什麼地方來到了遂州
城,他常常挑著一對大油桶,在遂州城裏的小街小巷轉悠,低價收購本地
菜油,然後挑到梓州或更遠的利州去倒賣,據說獲利十分可觀。然而,就
84
是這個賣油的糟老頭,讓陳豫川起了疑心,為什麼他半年多來往返利、
梓、遂三州間,長期住宿寒陽驛,卻從來沒有出過問題呢?
三月初九,驚蟄。
遂州富源商號老板人稱“鐵算盤”的王富祥,帶著一個小廝攜巨資從
梓州城返回遂州。在雲台觀山梁子的幺店子歇腳喝茶時,遇到了賣油翁。
主仆二人閑談中,扯到寒陽驛最近接二連三發生豪商失蹤的怪事時,賣油
翁聞言接話道:“哪個見過失蹤之人姓甚名誰?失蹤案多半是村夫俗子杜
撰的謠言。老夫長期住宿寒陽驛,從來沒有出過事,便是明證。”
王富祥聽了賣油翁的話,笑著對小廝說:“聽到沒有?我就說沒事
嘛。”他不知是為了顯闊呢還是為了別的什麼目的,不僅幫賣油翁結了茶
錢,還主動邀請賣油翁一同前往驛館,說店資由他出。
賣油翁欣然同意。
傍晚時分,三人一同來到了寒陽驛。王富祥叫小廝去寫了驛館西廂那
套三人間的上房,說要跟賣油翁住在一起,托他的福以保安全。
賣油翁笑了笑,說他真是福人,命硬得很,不用擔心夜裏會發生什麼
怪事。
三人進到房間裏安頓下來,王富祥這才發現賣油翁肩上挑的兩隻大油
桶甚是沉重,心裏暗自佩服這個老實巴交的漢子,好一身蠻力氣!
賣油翁果然是常客,驛館裏的人都認得他。因為是熟人,小二幫忙將
他的油桶挪進房間裏,賣油翁很大方地賞了小二一串銅錢。見王富祥主仆
二人撿了最裏邊的兩個鋪位住下,賣油翁就笑他二人膽小,自己動手把油
桶挪到門口處,占了最外邊的那張床鋪,作為休息之用。
收拾停當後,王富祥邀請賣油翁一道去後院用餐。賣油翁也不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