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紅丸(1 / 1)

橘紅丸

大明正德年間,張士俊隻身赴任潼川知府,在此為官十載,政聲卓

著。境內百姓感其德,聯名上表朝廷,建德政牌坊以旌表之。

張士俊世居遂州方義,早年師從鄉賢大儒席梅山,就讀於鳳山書院,

四書五經爛熟於心。丙子(1516)春,以鄉試解元的身份進京會試,廷策

列二甲第六名,賜進士出身。

是年秋,任潼川知府。

張士俊雖然滿腹經綸,身體卻十分地羸弱。去歲臘月裏,偶感風寒,

因公務繁忙未能及時醫治,轉為哮喘,遍請兩川名醫治療,至今不見絲毫

好轉。

到了今年春上,風和日暖,花粉柳絮彌漫空中,張士俊的哮喘由此加

劇。

成都回春堂名醫何永壽獻一方劑,臨睡飲服,可保夜裏無憂。但仍需

下人侍候左右,甚為不便。

張士俊極愛夜讀,時常到夜深人靜時才入睡,有時候甚至雞鳴五更猶

興致盎然。侍候他的衙役們苦不堪言,每到值守之日,無不內心惶惶。原

來,張士俊自從得了哮喘之後,性情大變,經常無故發火,弄得侍候他的

人膽戰心驚。藥煎早了,老爺一時半會不睡,等到他要服時,藥湯已冷,

自然少不了挨一頓嗬斥;藥煎晚了,老爺要立即飲用,藥又未煎好,更是

151

遭罵得狗血淋頭。總之,侍候他的人一夜不得安寧。

眼下白露已過,秋意漸濃,落木蕭蕭而下,空氣中雜塵繁多。夜裏,

張士俊的哮喘往往發作數次。

一夕,秋雨如注。

值守的衙役看見缸中無水,心裏叫苦不迭。風高月黑,水井又遠離屋

舍,若去取水,其間老爺發病奈何?若不去取水,無水又怎能煎藥?

衙役左右為難,乘無人之機,把心一橫,從院內的花池裏汲了小半桶

水,以備煮藥之用。

夜半,風聲漸急,張士俊猛咳不止。

衙役忙奉湯藥,侍候老爺服下。

說來甚是奇怪,往夕飲湯藥後猶咳不止,但今夜藥一入口,咳喘立

止。

張士俊心爽氣順,一覺好睡,直睡到紅日東升。

早飯後,張士俊未去衙門公幹,神清氣爽地打了一會兒太極。他囑家

人將昨夜值守的衙役叫來,欲詢詳情。

衙役見張士俊問及昨夜煎藥之事,心裏十分害怕,故不敢言。張士俊

見衙役不肯說出實情,內心大急,聲愈厲,再三詰問。

衙役以為大人已看破端倪,兩股戰戰,不敢再隱瞞,隻得如實相告。

張士俊聞言,心中大喜,他連忙奔到花池前,細細觀察。

昨夜秋雨漲池,水麵落葉甚多。池畔二株老橘,掛果數十枚,香氣馥

鬱撲鼻,遙遙聞之,神清氣爽。浮葉之下,紅魚數尾,婉轉遊戲水裏,追

逐著三五枚池中落橘。

張士俊乃博學之士,一見花池景致,心裏似有所悟。他急令下人摘橘

果與藥試煎一服,飲服後,卻無半點功效。張士俊百思不得其解。

夜裏,衙役將前次的殘藥煎沸,送與老爺服下。

張士俊飲服之後,立即喘平氣順,心胸舒坦。他大異之下,掌燈來到

152

藥甕前,仔細查看甕裏的殘渣,見了魚骨,心想必是昨日夜深天黑,衙役

汲水時,未曾察覺紅魚、橘果混入其間,與藥一同煎煮了,湯藥方有此功

效。

莫非天意乎?

翌日,張士俊以此法煎服之,果然藥效如神。張士俊大喜過望,連服

月餘,其疾痊愈。

張士俊窺破玄機,秘不外傳。退隱後,返回故鄉遂州,潛心鑽研岐

黃,終於製成哮喘聖藥“橘紅丸”,遂在天上宮開一診所,設哮喘專科,

所售橘紅丸,專治哮喘,無不靈驗。

鄉黨受其恩澤者,贈匾“百草堂”,懸診所大門橫額上,褒獎張士俊

懸壺濟世之德。

《遂州誌》載:張士俊,方義人,丙子科進士,曾官至潼川府知府。

六十隱退,專研岐黃,有去痰化喘之神術,所製橘紅丸被禦封為“玉

丹”。數百年來,張士俊被譽為遂州杏壇三聖之一,與柳浪仙、王君堂齊

名。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