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比亞是離鹿角灣最近的一座城市,擁有兩萬人的人口以及鐵礦和煤炭資源,駐軍人數約為一千二百人,屬於戈登伯爵的勢力範圍,這位伯爵大人與雷蒙德侯爵的關係很一般,進攻它不會牽扯出過多勢力之間的博弈問題,快馬行軍的話,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能抵達梵比亞城下,燒土城牆抵禦不了青銅龍弩箭的爆破,我們能夠在最短時間攻下這座城市,收編城中衛隊,以此為基礎向周邊進軍。”
會議室中聚集著霍奇的心腹,兩年的苦心經營,他在鹿角灣早已站穩了腳跟,除了多名女巫與希爾薇外還有不少鹿角灣本地的軍官,萊頓便是其中一人,現在已經宣誓效忠於霍奇旗下。
這位擁有封號的正式騎士在最開始的時候可是鑒定的對抗霍奇勢力的領袖,甚至不止一次親自動手想要刺殺他,卻在一次次的失敗中被霍奇放過,在安迪自殺後猶豫了很長的時間,終於決定向霍奇效力。
他並沒有背棄自己的騎士精神,在安迪被囚時多次嚐試營救以及遞傳信息,隻不過安迪懦弱的表現著實令他失望得厲害,反倒是霍奇在囚禁安迪對鹿角灣大興改造的手筆,讓騎士閣下對他產生了相當程度的認可。
效忠的對象剛剛死去,便轉頭效命於逼死前主的人,即便他的行為並未違背騎士的精神,但他仍然會被成為其他人唾棄的對象,這也是他猶豫的原因。
不過他最後不惜背負罵名,也選擇了效忠霍奇,因為他從這名年輕人身上真真實實地看到了無數種可能性。
霍奇也回報了他的行為,給予了他無可挑剔的信任,甚至不下於身邊的女巫。
“萊頓是真正意義上的騎士。”他曾經對黛芙妮說過,“而我們需要這樣的人存在。”
現在萊頓作為鹿角灣軍隊的領袖,將自己對於接下來作戰的理解說出來,霍奇必須重視他的看法,畢竟他是外行,在大方向的決策能夠給出一定意見,但在具體的執行性上,聽從萊頓的看法是很有必要的。
霍奇想了想:“我想知道攻下梵比亞後,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收編好當地的衛隊?”
“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我有把握將殘留在城中的衛隊收編整齊,即便考慮到攻城中的戰損,一個月後我們也會擁有近千人的軍隊,目前庫存的青銅龍弩箭還有不少剩餘,將他們準備起來是一股很強的武力。”
霍奇搖搖頭:“時間花得太久了,這樣會讓另外兩座城市生起警惕,再次進攻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去填,我們現在經不住這樣的消耗。”
“大人,這是必要的時間,如果在攻下梵比亞後立刻向辛拉、烏和兩城進攻,等待我們的必然是失敗,甚至可能將已經得手的梵比亞也丟掉,即便是收編完梵比亞的軍隊,我也不建議直接進攻另外兩城。”
萊頓鋪開粗糙的世界的地圖,指著三城的地理位置說道:“離梵比亞最近的是辛拉,但這座城市的實力遠不是梵比亞可比,它是希波爾子爵的獨屬子爵領,雖然沒有依附大勢力,可希波爾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在城市中,擁有著近兩千人的精銳部隊以及高牆,並且城市方圓四裏內都是平地,沒有掩藏的條件,一旦開戰便是正麵衝突,青銅龍弩箭的作用範圍隻有四百步,這個距離對上城中的弓弩手們並不占優。”
“而烏和,雖然是小城,但與它同勢力的城市就在城後不遠,我們的軍隊奔襲到烏和城下的時間足夠從其他城市抽調援軍,我們或許會勝利,但損失一定會很難看。”
霍奇有自己的考慮,梵比亞首先拿下他沒意見,鐵礦和煤炭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但其實烏和才是他最看重的城市,三座城市中隻有烏和擁有曜晶石的礦脈,這是一種能夠儲備魔力和巫力的神奇寶石,第四階段最緊缺的資源就是曜晶石,如果拿不下烏和,這次作戰就會失去應有的意義。
“如果分兵,同時攻打梵比亞和烏和兩座城市,勝算有多大?”
“恐怕連一成也沒有。”萊頓歎息一聲,“大人,鹿角灣的守備人數總和隻有三百人,考慮到城市本身的安穩,能夠調動出城的部隊最多也就兩百人,要在一夜間攻下梵比亞,至少需要一百八十人,烏和的實力還在梵比亞之上,難道指望二十人攻占下它?”
“我給你一百五十人,青銅龍弩箭優先配給,你能保證拿下梵比亞嗎?”霍奇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萊頓一咬牙跟,點頭道:“拚了命還是能做到的。”
“那好,這就是梵比亞的進攻計劃,與此同時我將帶領另外五十人直接從另一條山道進攻烏拉,爭取兩城在同一時間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