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下馬客在船, 舉酒欲飲無管弦⑥。
醉不成歡慘將別, 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 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 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 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麵。
轉軸撥弦三兩聲, 未成曲調先有情。
唐
詩
三
百
首
搖圓園員
弦弦掩抑聲聲思, 似訴平生不得誌。
低眉信手續續彈⑦,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複挑⑧,初為霓裳後六幺⑨。
大弦嘈嘈如急雨⑩,小弦切切如私語瑏瑡。
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瑏瑢,幽咽流泉冰下灘瑏瑣。
冰泉冷澀弦凝絕瑏瑤,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 鐵騎突出刀槍鳴瑏瑥。
曲終收撥當心畫瑏瑦,四弦一聲如裂帛瑏瑧。
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瑏瑨。
沉吟放撥插弦中, 整頓衣裳起斂容瑏瑩。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蝦蟆陵下住瑐瑠。
十三學得琵琶成, 名屬教坊第一部瑐瑡。
曲罷曾教善才服, 妝成每被秋娘妒瑐瑢。
五陵年少爭纏頭, 一曲紅綃不知數瑐瑣。
鈿頭銀篦擊節碎瑐瑤,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複明年, 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瑐瑥,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 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 前月浮梁買茶去瑐瑦。
去來江口守空船, 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 夢啼妝淚紅闌幹。
唐
詩
三
百
首
搖圓園圓
我聞琵琶已歎息, 又聞此語重唧唧瑐瑧。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 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 終歲不聞絲竹聲瑐瑨。
住近湓城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 嘔啞嘲哳難為聽瑐瑩。
今夜聞君琵琶語, 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 為君翻作琵琶行瑑瑠。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卻坐促弦弦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 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瑑瑡。
①左遷:古時以右方為尊,“左遷” 便常指貶官。搖②湓
(pén) 浦口:在今九江西龍開河入長江處。 ③善才:唐代
樂師的稱呼。 ④憫然:悲傷愁苦的樣子。 ⑤潯陽江:在
九江北潯陽境內的長江。 ⑥管弦:此指音樂。 ⑦信手:
隨手。 ⑧攏:撫弦。撚:揉弦。抹:下撥弦。挑:反手回
彈。 ⑨霓裳、六幺:唐代京城流行的樂曲名。 ⑩大弦:
琵琶弦中最粗的弦,聲音低沉渾厚。 瑏瑡小弦:最細的弦,
聲音細亮幽清。 瑏瑢間關:形容鳥叫聲。滑:鳥叫聲婉轉流
暢。 瑏瑣此句意思是說琵琶聲此時猶如冰泉下灘,艱澀不流
暢。 瑏瑤此句承上句意思,說琵琶聲像冰泉凝結不動。
唐
詩
三
百
首
搖圓園猿
瑏瑥“銀瓶” 二句:寫樂曲由低沉艱澀,突然轉向洪亮明
快。 瑏瑦撥:撥弦的用具。當心畫:曲終收手的動作。 瑏瑧
如裂帛:聲音像撕裂絲綢一樣,清脆幹淨。 瑏瑨“東船” 二
句:寫欣賞者聽得入神,忘掉一切。 瑏瑩斂容:收起演奏時
的表情,恢複常態。 瑐瑠蝦蟆陵:即下馬陵,是當時京城中
舞榭酒樓的集中地段。 瑐瑡教坊:唐代宮內教練樂舞的機構。
瑐瑢秋娘:唐代歌妓用名,此指有姿色的同行。 瑐瑣紅綃:
細薄的絲綢帶之類。 瑐瑤鈿頭銀篦:飾有珠寶的綰發器。
瑐瑥阿姨:琵琶女的姊妹。 瑐瑦浮梁:古地名,在今江西景
德鎮。 瑐瑧重:更加。唧唧:歎息聲。 瑐瑨絲竹:指音樂。
瑐瑩嘔啞嘲(zhāo) 哳(zhā):形容聲音嘈雜刺耳,使人煩
心。 瑑瑠翻作:依曲調譜寫歌詞。 瑑瑡江州司馬:作者自稱。
青衫:唐朝低級官吏的服色。
山 石
韓 愈①
山石犖確行徑微②,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③,芭蕉葉大支子肥④。
僧言古壁佛畫好, 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 疏糲亦足飽我饑⑤。
唐
詩
三
百
首
搖圓園源
夜深靜臥百蟲絕⑥,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⑦。
山紅澗碧紛爛漫, 時見鬆櫪皆十圍。⑧
當流赤足踏澗石, 水聲激激風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 豈必局促為人⑨?
嗟哉吾黨二三子⑩,安得至老不更歸!
①韓愈(苑遠願—願圓源):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河南河陽
(今河南孟縣) 人。仕途坎坷,後以高官終。是唐代古文運
動的主帥。詩學李杜而有創新,開“以文為詩” 的風氣,詩
風雄奇峻倔而又不免奇險艱澀。 ②犖(luò) 確:險峻不平
的樣子。微:狹窄。 ③升堂:走上佛堂。 ④支子:一作
“梔子”,常綠灌木,花白色,濃香。 ⑤疏:粗疏。糲:指
簡單的飯食。 ⑥百蟲:指各種蟲子的叫聲。 ⑦窮:盡,
望盡。煙霏:煙霧。 ⑧櫪:即“櫟”,落葉喬木。圍:兩
手合抱。 ⑨局促:被約束。 (jī):拴在馬口的韁繩。比
喻受牽製、製約。 ⑩嗟哉:感歎詞。
搖圓園緣
漁搖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岩宿①,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 乃一聲山水綠②。
回看天際下中流, 岩上無心雲相逐。
①西岩:永州西山。在今湖南零陵。搖②欸(ǎi) 乃:搖
櫓聲。唐民間漁歌有《欸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