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高職教學初探
課程整合
作者:鄔錦錦
摘要旨在探討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於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並分析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探索出一條高職教學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職院校;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24-0086-02
2011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風靡全球教育屆。它是對傳統課堂的徹底改革,徹底打破了“先教後練”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從開始流行至今,在美國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美國明尼蘇達州斯蒂爾沃特市石橋小學的數學翻轉課堂,柯林頓戴爾高中用兩年的時間驗證了翻轉課堂是一種成功的教學模式,等等[1]。我國教育界的專家也對翻轉課堂模式做了深入研究與實踐,如我國重慶市江津聚奎中學和廣州市海珠區第五中學也相繼開始了翻轉課堂的教學實驗。由於筆者參加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工作,對高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有體會,正試圖尋找一種更好的教學模式來改善目前的教學狀態。翻轉課堂的大勢流行,筆者想到了翻轉課堂能否在高等職業教育中應用並開展開來。
1 翻轉課堂的定義及作用
1.1 翻轉課堂的定義
翻轉課堂是從英語“Flipped Class Model”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譯過來的術語,也稱“顛倒課堂”。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2]。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上,這種形式受到了顛覆,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後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教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而完成的。
1.2 翻轉課堂的作用
首先,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獨立學習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素質之一,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注重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3]。其次,能夠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在翻轉課堂環境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允許和鼓勵學生有意義地參與,也為參與者提供與同伴交流的機會,提供多種解決問題的策略,集思廣益。
2 我國高職教育現狀分析及人才培養目標
2.1 現行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評價機製依據的是成績高低。因此,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行為方式受到教師較為嚴格的控製,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很難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的影子。教師注重的是學生按不按要求完成任務,較少倡導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主觀能動精神,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很難實現。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會日漸降低,不利於實現培養目標。
2.2 人才培養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歸屬於高等教育範疇,是一種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特殊教育,以實踐為重,培養應用型的人才。因此,作為一種麵向市場、麵向社會的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就是為社會經濟的穩步持續發展提供第一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這要求高職教育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策略,完善教學模式。
3 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高職教育結合
美國富蘭克林學院教授Robert Talbert多次應用翻轉課堂模式教學,他總結了一套關於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結構模型[4]。該模型將翻轉課堂劃分為兩個階段:課前和課後。其中,課前階段包括觀看教學視頻、針對性的課前練習,課後階段包括快速少量的測評、解決問題並促進知識內化、總結反饋。
基於上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結合高職教育的基本特點,關於如何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於高職課堂,筆者總結了以下三點。
3.1 課前
在翻轉課堂上,知識的傳授移到課前,因此,教師需要提前提供給學習者一定的學習資料。教師可根據課程類型去設計學習資料的類型,如注重理論型的課程,教師可以製作一個簡短片段,將學生帶入知識情境中去;動手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可以錄製一段演示視頻,視頻中隻有操作界麵,沒有以往視頻中教師的頭像,或者是其他容易轉移學生注意力的雜物,這樣可使學生集中注意在知識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