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專業四階段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實驗教學
作者:葉日英 黃和 徐德峰 伍彬
摘要提出食品專業實驗教學采取四階段教學法:專業基礎實驗階段、綜合類及設計類實驗階段、高峰體驗課程實驗階段和服務性學習課程實驗階段。並介紹4個階段實驗教學創新思維培養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食品專業;四階段實驗教學;創新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24-0107-04
1 實驗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自從1999年高等學校實行擴大招生以來,高等教育事業的規模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已經初步達到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1]。但因為我國多年來是一個勞動力供應大國,從就業形勢上看,許多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方麵困難比較大。所以,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很多高校根據就業市場情況,紛紛調整專業結構,開設熱門專業,著力培養複合型人才[2]。雖然這些措施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還存在一些影響學生實際能力提高的因素。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國的高等教育還處於粗放型階段,教育帶有普及性,重在傳授知識,而指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欠缺。這主要的原因是比較重視理論課堂教學,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結果造成學生學習的知識很多,但應用知識的能力較差[3]。總的來說,學校的實驗教學還處於不成熟的初級階段,其中存在的問題集中表現在兩方麵。
1.1 實驗教學內容不完善
一是原來的實驗教學中有一些教學內容比較陳舊,甚至有些實驗技術方法早就更新多年了,而教師教給學生的仍然是多年前的老方法。如有些關於食品檢測的實驗,國家標準檢測方法已經更新了,但教師還按原來的標準檢測方法進行實驗課教學。
二是雖然許多課程都開設了綜合實驗項目和設計性實驗項目,但各門課程之間的綜合實驗還非常少,學生難以係統地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是有些相近的專業課實驗內容部分交叉重複,但由於教師工作量分配及課酬的原因,還保存著各自的實驗課,存在“小而全”的現象,實驗內容相似或相同,隻是由不同的教師上課,難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四是課外實驗內容非常少,形式也比較簡單,沒有高峰體驗課程實驗,也沒有服務性學習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職業訓練型實驗。
1.2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相對落後
主要原因是受實驗課時數的影響,導致傳統的實驗教學程序還普遍存在於專業課實驗教學中,極大地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傳統的實驗教學程序是:實驗員做好全部的實驗準備,包括配製化學試劑,培養完善生物及微生物;學生按上課時間進入實驗室,經教師講解後,學生按規定的方法進行操作,進而得出實驗結果。
因為實驗課堂內的時間有限,對於一些耗時較多的實驗項目,學生在課堂內往往隻能完成其中幾個操作步驟,而前麵部分操作過程一般由實驗員提前完成。這樣就導致學生不能完整和係統地掌握整個實驗過程,談不上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談不上開展創新教育和個性化教育。很顯然,創新教育思想在實驗教學園地上還未能全麵滲透進去。
2 食品專業四階段實驗教學及其實施方法和手段
食品類專業,簡單地說是關於食品的專業。目前國內大約有140所本科院校開設了食品專業[4],各個院校的食品專業名稱都相近或相同,如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微生物食品應用專業等。筆者長期從事食品專業教學工作,在研究實驗教學改革方麵,提出食品類專業的實驗教學分為4個階段:專業基礎實驗階段、綜合類和設計類實驗階段、高峰體驗型課程實驗階段和專業知識服務性學習課程實驗階段。這4個階段是一個偱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其教學特點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采用不同的實驗方法,允許學生得出不同的實驗結果,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實驗結果差異的原因,改變原來那種過於強調統一性和規範性,使學生變成教育生產線上的思維標準件、全部學生整齊一致、循規蹈矩的現象,開展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個性化教育的實驗教學模式。
總而言之,隻有轉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才能真正地將灌注知識式的教育轉變成為素質教育和個性化教育,使學生的被動適應型學習轉變為自主創新型學習。
階段一:專業基礎實驗
專業基礎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探索精神的開始。在專業基礎實驗中必須引入基礎知識、應用技能和探索創新3個層麵的內容和要求。對基礎實驗項目的教學方法是:基本單元操作方法一致,但實驗條件可變,實驗方法和過程可以不同,取得的實驗結果可能相同、相似或不同,從而對結果進行分析和比較。學生可以預先在課件視頻中或者在實驗課堂內學會實驗基本單元操作手法,然後自主設計實驗條件和實驗過程,從而得到實驗結果。
如在“酵母菌的形態觀察”實驗中,以前的教學方法是預先由實驗員準備好0.1%美蘭水溶液和其他實驗材料,規定學生按實驗指導書的過程進行實驗,全班學生用的材料和方法一致,實驗結果完全相同。現在改變了教學方法,由學生大膽地改變實驗條件,允許並引導學生自主配置不同的染色劑,如結晶紫、複紅、苯胺藍等;用不同的染色劑進行鏡檢,將實驗結果與0.1%美蘭水浸片方法鏡檢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並進行分析;最後撰寫和提交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