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4

第四章 中國工農紅軍版

中國工農紅軍版軍政府造四川銀圓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麵軍在創建川陝蘇區時製造和使用的一種仿國民黨四川軍閥“軍政府造四川銀圓”的銀圓,麵值壹圓。由川陝革命根據地川陝省造幣廠造,曆時 17個月,分為西寺版、城坡版、旺蒼版 3種大版式,生產約 40萬元。

紅軍版

紅軍版

正麵

兩種邊齒

紅軍版軍政府造四川銀圓版式的共同點:1、字體為手工刻模,一般沒有筆鋒,同一筆畫有細有粗,筆畫起筆和收筆時不整齊,曾多次刻改,字體為一筆一畫疊加組成。2、正麵的 18小圈十分擁擠在一起,有的圈呈被擠出來狀,而且圈與圈之間有重疊,有兩個環相連的,有多個環相連的。3、幣麵上有許多拉絲紋,粗細不一,不規則分布,其中以 10-12點以及 2-3點分布較多,有些上麵還有模子的裂紋和螺旋紋。4、中間“漢”字後襯托的豎線和橫線為手工刻製,分布不連貫,不平行,有許多重疊。5、背麵的中花有兩個牙齒狀的尖,如同露齒,花在4-5點處有連接。這種中花一直貫穿了整個紅軍版軍政府造四川銀圓。6、內齒成多形性,同一麵內齒有線形、三角形、長條形、梯形、斜形、鋤頭形,或有 2種,或有3、4種。7、邊齒有 2種,一種是斜邊齒 10度角傾斜,另一種是直邊齒。邊齒形態呈多形性,有的隻印了一半,有三角形、半邊形、不規則形等等。8、直徑 38-39毫米,厚度 2.5毫米。

1、早期西寺版(第一批紅軍版軍政府四川銀圓)(圖1)

特 征:①橫點年或“T”點年;②低銀,重量 25克左右;③正背麵及局部文字兩邊花是圓花;④內齒細長條形,打印比較深,而且邊齒也比較深;⑤背麵的點環有 114粒大小不規則的圓點,這些圓點與後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陝省造幣廠造”1934年早期版蘇區銀圓背麵的圓點是有繼承關係的。

(圖1正背麵)

2、晚期西寺版(第二批紅軍版軍政府四川銀圓)(圖2)

特 征:①豎點年;②國字有點,打印比較淺;③低銀,重量 25克左右;④正背麵及局部文字兩邊是圓花;⑤內齒細長條形,打印比較深,而且邊齒也比較深;

⑥背麵的點環有 114粒大小不規則的圓點。

(圖2正背麵)

3、早期城坡版(第三批紅軍版軍政府四川銀圓)(圖3-5)

特 征:①橫點年或圓點年;②高成色銀,重量 26克左右;③有模子裂紋,與同期生產的蘇維埃銀圓裂紋(圖4-1,4-2)一致;④邊花為十字花,內齒做工精細且分布均勻,18個小圈旁邊有多個半月牙形圓弧;⑤中花十分散且不圓。⑥背麵的點環有大小不規則的圓點,裂紋有 113-116粒,螺旋紋(圖5)100粒;

⑦銀圓中間圖案比較平,與中後期版中間凹凸不平形成鮮明對比。

(圖3正背麵)

(圖4-1) (圖4-2) (圖5)1934年初的蘇維埃銀圓模裂 1934初早期城坡版模裂 螺旋紋

4、中期城坡版(第四批紅軍版軍政府四川銀圓)(圖6-8)

特 征:①豎點年;②銀成色不定,重量 24.5—26.5克左右;③有少量細拉絲紋,也有個別螺旋同心圓紋;④邊花為十字花,內齒做工粗糙且形態不一,經常漏印一部分;⑤背麵的點環有大小不規則的圓點 100-116粒;⑥銀圓中間凹凸不平,有的是中心凸邊沿凹,有的是左邊凸右邊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