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化三清峰,氣消昆侖山。雲霄九天外,天地造化中。”這是塵世之人對修仙者的聖地昆侖山的描述。
昆侖境,有八十七峰相互連結而成。其中高低不等,形勢龍虎相隨,風雲奇化。昆侖境處在華夏之極西北的地帶,凡不是修行之人雖然站立在昆侖山腳,但是向上看去也隻能看到雲霧繚繞,仙氣漂浮。根本無法辨識清楚,自然也沒辦法找到上山之路。所以昆侖境便是一直被華夏民眾稱之為至上仙境,千千世界,億萬之人朝拜,皆向此地而來。
在這八十七座山峰之中,矗立著三座巨峰,分別位處在東南,西南和東北三地。這三峰上麵修的便是擁有著修仙界至高之上的地位三清三人的府觀,這三座山頭就是三清峰。
然而這三清到底是什麼人?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他們也隻是知道自己的名字,而後麵的號隻是他們的後輩對他們的恭敬而給他們各自起的稱號。
這三清峰並不在一起,其中東南有一座,看過去玉龍回旋盤踞於峰頂,金鍾鎮封清明於府觀,散發著威壓八方的浩瀚正氣。這東南巨峰上築著一座青玉色的宮府。這座宮府正門朝東南,正門口立著一塊巨碑,這塊巨碑上印著繁雜的兩個字:”玉清”.這玉清宮正中位上端坐著一個身著寬大白色長袍的青年。長袍無風自起,望過去卻如幻影一般,虛幻重疊給人錯覺。白色長袍上一側印日月星辰,另一側印山川河海。卻又帶給人極度真實的震撼。青年麵容清秀冷峻,兩眉中間一道血紅的印記由底衝天,給俊逸青稚憑填上幾分威嚴和肅穆。一頭白色長發自由散在兩肩上,眼睛緊閉,眉頭微鎖,給人一股浩瀚雄渾的感覺。
“當——,當——,”這時候一陣清脆而頗有幾分厚重的鍾聲傳進了玉清宮內。這名青年眼睛微微的張開,眼神一片暗淡,但他的眼瞳卻是紫色的。眼瞳之中是無盡的深邃。
正在此時,一位老者從宮門外晃晃悠悠地走了進來,手中握著一支黑白色相間的釣竿,胡子快和那頭發一般長了。一身灰衣,戴個鬥笠,腳下穿的還是一雙草鞋,一眼望過去讓人覺得跟這莊嚴的玉清宮格格不入,不過也有幾分奇趣。
這老者慢騰騰的挪到青年麵前,俯身輕聲說道:“天尊,天薇九闔,已經是要準備的時候了。”
老者口中的天尊,說的便是這玉清宮之主,主掌修仙道,生死輪的三清之一,元始天尊。但凡修仙者,多數皆是年輕麵容,這便是修仙的好處之一,盡管活過了幾百年,幾千年,卻也還是年輕如初的模樣,這元始天尊更是不知道活了多長時間。隻是因為他修為太高,且地位極高,才能長生不老,與天地同壽。
元始天尊聽到老者說的話,緩緩將眼睛睜開,一雙紫瞳散發出的威壓直直的打在老者臉上,但隨後就又將眼睛閉上,開口對老者說道:“已經是二百年過去了麼?”
那名老者隻被天尊看了一眼,便是渾身顫栗,他伴在這元始天尊身邊修行了不知多少歲月,自己都忘記了,可是每一次被天尊的紫瞳看上一眼,心裏麵總是感覺有一種想要臣服的感覺。老者將手中的魚竿掛在背上,接著把草鞋脫下,從鞋底抽出一分牛皮,用手狠狠的拍打了幾下,將上麵的雜灰什麼的震落。又摸了把胡子,嘿嘿一笑,接著將牛皮雙手呈給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也不睜眼看上一看,隻是問道:“九難五疾,是否有誤?”
老者還是一副嬉皮笑臉:“天尊盡管放心,老道我監看了他這麼長時間,九難五疾,一次不少,絕對無誤。但是…”老者尷尬一笑:“這其中第八難有些怪。”
聽老者說了這話,元始天尊開口說道:“九難一一道來。”
“第一難,出生受虎狼所捕,因而傷及根基。天地靈氣自此難得,修行之路愈加難誒。”老者打開牛皮將上麵的記錄一個一個讀給元始天尊。
“天命難擋,想要名封立山海榜上,天道機緣一樣不能少。”元始天尊淡淡開口,還是一副淡然的模樣。
元始天尊口中的山海榜其實並不是什麼寶貝法寶,山海榜是天地大道自行演化而成的一副榜單,凡是誰的名字上得了山海榜,他也就被天地大道所認可,自然也就可以享盡天地道果與造化,與天地同壽和日月共輝。然而至今沒能有人真正能研究的清楚山海榜,主掌山海榜的元始天尊也摸不透,不過入山海榜的好處足以讓整個昆侖山道教,整個華夏修真界為隻瘋狂了,不過能入得了山海榜的人不過鳳毛麟角,也都是有真正修為造化的人。盡管入榜困難重重,太多的修仙者還是把他當做畢生的目標,為之去奮鬥修煉。
老者心中一愣,這別人的苦害災難到天尊口中竟變成了天道機緣。接著說道:“呃…..這第二難,七歲父母山中遇見太歲,父母不幸雙亡,在僅有他一人脫險。”
元始天尊左手掐了一下做了個手印。又開口道:“修行之路生死離別早應看淡。”那老者聽聞天尊說此。隻得輕輕搖了搖頭。
“第三難,十五歲那年天寒地凍,左腿因為凍傷,又受到富貴家馬匹踩踏而折。自此受盡世間冷眼嘲諷。“老者惋惜痛惜模樣好像他親眼所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