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行網絡語言(1 / 3)

中國流行網絡語言

Popular network languages

網絡流行語可以看成漢語發展過程中

的突變。這些語言的來源和用法往往不符

合現代漢語規範,但又在網絡文化的庇護

下得以發展和流行。網絡語言的發明推

廣,有賴於民眾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用

和拓展網絡語言則是大眾的自發參與。網

絡流行語的推動以年輕群體為主力,是中

國網民釋放壓力、合理泄憤的精神調劑

品。網絡流行語多是一些詼諧幽默的語

言。

一、囧

“囧”讀“

”,是個生僻字,本

義為“明亮”。“囧”的字形恰似一張頗

具喜劇特色的苦相:一張國字臉,兩彎八

字吊梢眉,無奈歎氣的“O”形嘴。加之

普通話中“囧”與“窘”同音,容易讓

人想到窘境、窘況等不順之境。所以,

“囧”一經發掘,倍受網友熱捧,用它來

表達“鬱悶、悲傷、無奈”、“真受不

《了解中國》係列

144

“囧”字被形容為21世紀最風行的一個漢字

了”、“被打敗了”等

意思。

“囧”字於2008年

起風行各大中文網絡社

群,隨後滲入主流新聞

媒體,其商業價值也在

影視作品和廣告中被進

一步挖掘。“囧”被形

容為“21世紀最風行的

一個漢字”。不過,也

有人認為,“囧”字在網絡上的流行,有惡搞的嫌疑,有損中

華民族文化感情。但更多的人認為,在網絡語境下給予中國漢

字重新解讀,是一種積極的文化傳播現象。

二、宅

“宅”本為名詞,卻在互聯網時代化身為動詞。宅文化起

源於日本,本指有交際障礙

者選擇自閉的生活方式。傳

入中國後,宅主要指一種網

絡時代的生活方式。一些年

輕人除了必要的購物、旅行

外,平日不喜歡出門,也不

現代社會的許多年輕人將“宅”作為

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串門,更多的選擇是黏在網絡上。在網上有人曬出了“宅人”

的七大標準:每天泡電腦的時間超過四個小時;愛玩遊戲超過

愛學習、上班;喜歡收集動漫歌曲,動漫圖片;不愛運動,很

少參加集體活動;沒有戀愛對象;學習不好或者工資不高;喜

歡待在家裏。隻要符合其中三個條件,就被劃定為宅男或宅女

了。

三、給力

“給力”本是中國北

方的土話,表示給勁兒、

帶勁。後因為日本搞笑

動漫《西遊記:旅程的

終點》中文配音版中悟空

的一句抱怨,“這就是

天竺嗎,不給力啊老濕

(師)”,而迅速流行起

來。“給力”一般理解為

有幫助、有作用、給麵

子。尤其當某個事件或某

個現象振奮人心時使用頻率很高。後來也用於表示“給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