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巨子
生卒年1918年~1991年
行業航運業
職位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舉世聞名的華人船王———包玉剛
名人檔案
————————————————————
成就貢獻
包玉剛是舉世聞名的華人船王, 他的成就貢獻主要表
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一、成立了內地與香港合資的國際聯
合船舶投資有限公司, 為中國的船舶出口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斥巨資捐助公益事業, 如捐款創辦了寧波大學; 設立
“中國留學生獎學金”, 專用於資助浙江省高校教師出國留
學或訪問等。三、被國家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
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為香港
順利回歸作出了貢獻。
1918 年, 包玉剛出生在浙
江寧波一個小商人家庭。1949
年初, 包玉剛與父親一起帶著
數十萬元積蓄, 到香港闖天下。>>包玉剛圖書館
013
百年香港名人快覽
當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後, 包玉剛提出了經營海運業務。1955年, 包玉剛
成立了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他采取與當時傳統的短期出租相反的長期
出租的經營方式, 把自己的船為期3年、5年甚至10年租給別人, 租用者按
月交納租金, 但租金標準卻較低, 他謀求的是長期穩定的收入。事實上,
就是這種穩紮穩打的作風, 讓包玉剛區別於其他的船主, 加上他特別注意
樹立良好的信譽, 使他的公司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與此同時, 憑著自己流利的英語和嫻熟的業務技巧, 包玉剛與彙豐銀
行建立了借貸關係, 在後來的無數次借貸合作中, 他以誠信為本, 取得了
銀行的信任和支持, 使自己事業的發展有了一個雄厚的資金來源。
1974年, 聞名世界的希臘
船王奧納西斯在美國拜訪了包
玉剛, 奧納西斯風趣地對包玉
剛說: “搞船隊雖然我比你早,
但與你相比, 我隻是一粒花生
米。” 1980年, 包玉剛的環球航
運集團有限公司業務達到巔峰,
有200多艘船隻, 總噸位達2000
萬噸。海外報紙上都以大量篇
幅介紹包玉剛, 用的標題是
“比奧納西斯和尼亞科斯都大———香港包爵士”。1981年, 包玉剛的船隊總
噸位達2100萬噸, 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船王”!
1980年3月, 包玉剛正式訪問北京, 受到國
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的接見。這次接見使
包玉剛越發增強了參與祖國建設和家鄉建設的
念頭, 決定以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
首先, 他發起成立了內地與香港合資的國
際聯合船舶投資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短短兩
年時間裏向內地造船廠訂購了6艘貨輪, 促進了
中國的船舶出口。其次, 他在1981年分別捐款
1000萬美元建造新型旅遊飯店———北京兆龍飯
>>包玉剛故居
>>鄧小平會見包玉剛
014
>>>
店和上海交通大學現代化圖書館———包兆龍圖
書館。1984年10月, 闊別40多年回到家鄉寧波
的包玉剛捐資創辦了寧波大學。包玉剛還撥出
專款200萬美元設立“包兆龍、包玉剛中國留
學生獎學金”, 專用於資助浙江省高校教師出
國留學或訪問。
包玉剛在接受委任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
員之職後, 由於威望和聲譽卓著, 在製定和實
施《中英聯合聲明》中發揮了作用。包玉剛還通過大量實際工作, 促成了
香港順利回歸。
生活軼事
包玉剛是世界著名的“船王”, 家產無數, 但他對子女的教育, 始終堅
持“勤與儉”, 嚴格要求他們不追求豪華享受, 能夠自立。
包玉剛的大女兒小時候看見同學穿新款的皮鞋, 很羨慕, 就跑去對父
親說: “爸爸, 我要買雙皮涼鞋。” 包玉剛正在看書, 抬起頭來反問她:
“你腳上穿的什麼呀?” 女兒說: “是皮鞋啊!” 包玉剛說: “對囉, 有鞋子
還買什麼鞋子!” 還有一次, 包玉剛的夫人黃秀英給女兒穿的褲子膝蓋處補
了兩塊新補丁。女兒撅起嘴不願穿, 黃秀英告訴女兒: “你瞧, 爸爸睡衣
上也打著補丁。補的衣服穿出去, 不要怕難為情, 髒的衣服穿出去, 就難
為情了。”
包玉剛夫婦從小教育孩子, 要學會自立。他們的大女兒在美國讀大學
時, 除了學費, 零花錢都是自己打工掙的。
>>包玉剛投資的北京兆龍飯店
商界巨子
015
百年香港名人快覽
情感世界
包玉剛的婚姻是最舊式的婚姻———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個十
幾歲、從來沒有見過麵、談不上有絲毫感情的少年———包玉剛和黃秀英,
在一片喜慶的鑼鼓喧鬧聲中被送入洞房, 開始了白頭到老的夫妻生活。
黃秀英是一個百分之百的中國傳統賢妻良母的典範。家人評價她是一
個專心奉獻的妻子和母親, 更是一個好外婆。
新婚燕爾, 正碰上戰火紛飛的年代, 她隨丈夫輾轉南北。為了能讓丈
夫專心工作, 她把一個家擔了起來; 為了能讓丈夫吃好, 她寧願自己喝白
開水充饑; 為了買到大米, 她心甘情願地夾在饑民中排了一天一夜的隊。
她到香港40多年, 仍隻會說寧波話, 對內地有一種極其濃厚的思鄉感
情。
1990年10月, 黃秀英隨丈夫一起到日本大阪船塢參加一艘船的下水儀
式, 一同出席的還有中國船舶製造公司主席蔡叔凡的夫人。主人在剪彩儀
式開始時奏起了中國國歌。這時, 包玉剛發現站在身邊的黃秀英不停地用
手絹擦眼睛, 便關心地問她是否不舒服。黃秀英動情地說: “這是他們第
一次奏中國國歌……”
妙語連珠
箏我很自信, 因為隻有自信才有成功的希望。如果沒有自信, 成功永
遠在你可望而不可即的對岸嘲笑你。
箏寧可少賺錢, 也不去冒險。
箏穩定就是一切。
016
>>>
生平大事
1918年, 出生於浙江寧波。
1955年, 成立了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1965年, 獲得了亞洲航運業的控股權和國際石油海運市場的可觀份額。
1966年, 創辦了環球海員訓練學校。
1970年, 將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環球航運集團有限股份公司。
1972年, 創設環球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任董事會主席。
1980年, 成立了內地與香港合資的國際聯合船舶投資有限公司。
1981年底, 擁有船隻210艘, 總載重噸位2100萬噸, 人稱“東方船王”。
1985年, 以5億新加坡幣奪得英資集團會德豐股權, 成為繼李嘉誠入主
和記黃埔之後, 奪得英資四大洋行的第二個香港人。
1986年, 收購香港渣打銀行14.5%的股份, 成為該行最大的個人股東。
船王“棄舟登陸” 創造了又一個奇跡。
1991年9月23日, 因病在家中逝世, 享年73歲。
商界巨子
017
百年香港名人快覽
出生年1950年
行業房地產業
職位恒隆集團主席、晨興集團創辦人
愛好寫作
地產大亨———陳啟宗
名人檔案
成就貢獻
陳啟宗是香港恒隆集團主席。1998年香港十大富豪之
一。其成就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一、他是挺住
了香港房地產市場罕見的大熊市, 奇跡般發展的房地產巨
頭之一; 二、進軍內地日見龐大的媒體市場, 卓有成效;
三、出資讚助內地教育, 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設
立獎學金、助學金等。
1960年, 陳啟宗之父陳曾熙創辦恒隆有限公司(後更
名為恒隆集團), 並於1972年上市。1991年1月, 陳啟宗正
式接管父業。
1996年前, 香港房價快速上揚, 短短幾年中就翻了一
倍。幾乎所有的房地產商都開始大量購買土地。港英政府
拍賣的土地價格也一路飆升。在土地競拍中, 陳啟宗一直
被認為過於保守, 屢次投標都沒有結果, 因此恒隆集團的
土地儲備一直被股東和同行們批評和嘲笑。不僅如此, 陳
啟宗還在1996年開始大手筆出售手中持有的物業項目。到
018
>>>
1997年10月, 陳啟宗出售了自己的絕大部分物業。
1997年, 金融風暴突襲香港, 香港樓市暴跌。到1998年6月, 香港住宅
的價格已比最高時期的價格跌去一半。在樓價最高的時候出售了手中的物
業, 同時也沒有什麼土地儲備的恒隆集團成為金融風暴後香港房地產界的
少數贏家之一。先前的“保守”, 這時成了陳啟宗笑傲房地產“江湖” 的資
本。
陳啟宗還將觸角伸出房地產領域, 進入傳媒“江湖”, 現已成為內地
日見龐大的媒體市場淘金者之一。陳啟宗投資的公司, 除戶外廣告企
業———媒體伯樂外, 還參與了上海、北京、廣州、香港地鐵廣告項目。在
雜誌界, 陳啟宗的私人投資
公司晨興集團除經營《福布
斯》中文版之外, 還負責分
銷《哈佛商業評論》中文
版。如今, 晨興集團在內地
的投資總額已經超過50億港
元, 其中投資對象包括搜
狐、媒體伯樂、攜程等知
名企業。這些企業為陳啟
宗帶來了可觀的投資回報。
陳啟宗於20世紀90年代
初來到內地開辟事業, 不久
他便開始資助內地教育, 除
了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5所院校設立獎學金外, 1995年, 陳啟宗在北京
大學還設立了晨興助學金。到2005年, 晨興助學金累計捐贈總額近190萬元
人民幣, 捐助人次近1000人。如今晨興數學中心已成為中國尖端數學研究
中心, 晨興集團讚助的“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 已成為聯結中國與世界頂
級數學家的橋梁。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陳文申向陳啟宗(左)
頒發“北京大學教育貢獻獎”
商界巨子
019
百年香港名人快覽
生活軼事
陳啟宗曾在北京大學做過一次演講。關於他自己的雙文化背景, 陳啟
宗說: “我在中國長大, 然後去美國待了16年, 現在也是兩邊跑。我常說,
看你屬於哪種文化就要看你做夢是用什麼語言來做的, 我有時是中文, 有
時是英語, 而中文裏麵有時候是
普通話, 有時候是粵語。今天,
我可以說自己是具有雙文化背景
的人。這種融入的過程很艱辛,
然而也很有收益。”
陳啟宗談及自己的創業史時
說: “陳家的傳統, 是給你創業
的機會, 但不給你一分錢。所以
我們家的本金都在我母親那裏, 我是不能碰的。但我現在過得也不錯, 做
著很多有趣的事情, 像重修福建宮, 設立晨興助學金, 有趣又有意義。所
以我跟我兒子就是這樣講的———我兒子剛從美國的大學畢業, 我說, 以後
我不會給你留一分錢, 你要靠你自己。因為我父親當時就是這樣, 把財產
全部捐掉了。而我覺得,與其一次捐掉,不如一邊賺一邊捐, 這樣能給社會作
更大的貢獻。”
陳啟宗在顧及繁忙的生意之餘, 每年還為各地的報刊撰寫述評和隨感,
《全球化的亞洲出路》、《民主的利弊》、《亞洲金融危機與中、美、日三邊
關係》等文章, 分析透徹, 文筆犀利, 頗有大家之氣。
妙語連珠
箏愛國首先應認同自己的國家。
020
>>>
箏很簡單,我是個中國人,所以我的思考無法脫離中國。
箏人生的目的, 就是宇宙的目的; 沒有搞清楚宇宙的目的, 就難以搞
清楚人生的目的。
生平大事
1976年, 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 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1991年1月, 接管恒隆集團。
1993年底, 投資建成上海恒隆廣場。
1995年, 在北京大學設立晨興助學金。
2004年, 恒隆地產年度利潤達20億港元。
2005年, 投資興建的上海港彙廣場的辦公大樓和酒店式公寓落成。
2006年, 投資興建的恒隆廣場第二幢辦公樓落成。
商界巨子
021
百年香港名人快覽
出生年1945年
行業工商業
職位全國政協委員、國際商會(ICC)副主席、香港機場
管理局主席、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1991 年~2000
年)、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主席、利豐集團主席
愛好寫作
國際商會副主席———馮國經
名人檔案
成就貢獻
馮國經是國際商會副主席、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
(1991年~2000年)、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香港大學校務委
員會主席、香港特區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成員。他掌管的
利豐集團, 從采購代理商過渡到全球供應鏈管理者, 統領
分布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員工, 年營業額超
過60億美元。
利豐集團(原名利豐行) 於1906年由馮漢柱在廣州創
立, 是當時中國第一家直接從事對外貿易的華資商行。20
世紀70年代, 馮國經、馮國綸兄弟協助父親馮漢柱共同管
理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 利豐集團成為無疆界生產計劃
管理者與實施者: 客戶提供給利豐集團一個初步產品概念,
由利豐集團為客戶製訂完整的生產計劃, 在各地為其采購
合適的配件, 提供最適合的成品製造商。在產品生產過程
中, 利豐集團對生產工序做出規劃及監控, 以確保產品質
022
>>>
量和及時交貨。
馮國經這樣描
述: “ 我們要跟超
過26個國家約7500
家供貨商合作。如
果每家工廠平均有
200 個工人, 那麼
實際上就有100 萬
名以上的工人正在
為我們的客戶工作。正是這一點使我們不想擁有價值鏈中任何與管理工廠
直接有關的部分, 因為要對100多萬名工人進行管理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那
樣, 我們就會失去靈活性和協調能力。因此, 我們把管理的工作交給個別
和我們有合作的企業家負責。” 利豐集團的貿易客戶和合作夥伴, 多是響當
當的國際名牌, 如可口可樂、迪斯尼、Lego模型等。利豐集團所提供的訂
單, 很多時候占有這些工廠30%至70%的產值。
以華人管理模式經營家族企業, 是利豐集團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
“完全放棄了美國的商業管理手法”, 直到利豐集團真正躋身跨國機構的行
列後, “才套用一點西方管理模式”。馮國經坦言, 做生意要適應不同社會
的文化。比如, 通用電氣公司一名前總裁不管員工業績如何, 凡表現評估
最低的10%一律解雇。對這個備受西方學者推崇的管理良方, 馮國經就不
認同。馮國經認為, 公司如何對待員工, 員工就怎樣對待公司。“我們注
重與員工保持長期的合作共事和親密關係, 這是我們最成功的各種關係的
核心。用一句話概括:像大公司一樣思
考, 像小公司一樣行動。”
2000年, 利豐股票被列入恒生指
數, 成為藍籌股。在2004年《福布斯》
雜誌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上, 馮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