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閉島》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的終剪版出來後,先森特意製作了一個大約三分鍾左右的預告片,並將其發布在了哥倫比亞公司的官網上。翹首等待了三個多月,預告片剛一上傳,關注著這部電影的人便紛紛點擊觀看了起來,龐大的數據訪問量曾一度讓哥倫比亞公司的官網癱瘓。庫克在收到網絡部門傳來的數據後不由得咂舌,這人氣實在太驚人了。
對於這樣的人氣指數,先森其實也很納悶,電影的宣傳還沒有開始,這種驚人的關注度究竟是怎麼來的?難道在自己拍電影的期間發生了什麼他不知道的事?想到這,先森打開電腦,饒有興致的搜索起《禁閉島》來。
“《***郵報》隔空約戰《紐約時報》,《禁閉島》之爭,你更看好誰?”
一按下回車鍵,第一條新聞便吸引了先森的目光,約戰?還和《禁閉島》有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仔細的看了新聞中的報道後,先森才恍然大悟,原來在貝拉·瑪索將劇照上傳至哥倫比亞官網後,《***郵報》便就此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一個華裔記者所寫,也許是體內流著相同的血液,對於先森的第二部電影《禁閉島》,該記者用盡了讚美之詞,甚至將先森和希區柯克相提並論了。
希區柯克,這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對很多人來說,“希區柯克”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名字這麼簡單了,而是代表了一種電影手法的精神、是懸疑驚悚的代名詞;而希區柯克著名的那個人頭側像剪影,也不僅隻是單純的剪影,它成了這“希區柯克精神”的一個圖騰意向。也許,稱呼這位由英國來到好萊塢發展的導演為恐怖大師,都當之無愧。
就連先森自己都不敢將兩人放在一起相提並論,如果就電影的曆史地位來說,兩者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不,應該說兩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第一次拍驚悚片,個人的第二部電影,就能拿來和希區柯克做比較,這已經不是在讚美,而是捧殺了。先森覺得《***郵報》應該不發出這樣的文章,所以又經過一番查詢後,先森發現,那篇新聞果然是被人給惡意曲解了,而做這種事的不是別人,就是《紐約時報》。
華裔記者叫伊蒂絲·陳,在她的文章裏,是將先森的這一部電影稱之為‘希區柯克’式的嚐試,並表示,既然英國導演希區柯克能獲得成功,那麼米斯特·森也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本來這很普通的一段話卻被《紐約時報》進行了再加工,在《***郵報》刊載後的第二天,《紐約時報》便以“蘇太太之死——解析希區柯克電影《後窗》”為題發表了一段長評,該文章中,絲毫沒有提及先森和《禁閉島》,而是不斷的剖析希區柯克電影《後窗》中被丈夫殺死的蘇太太,來表達對於恐怖懸疑片的最高敬意,並且文章的最後一句是這樣說的:“好萊塢從不缺少小醜,他們常常會偽裝成高智商的模樣,但小醜遲早有一天會被揭穿,和懸疑故事一樣,就是這麼簡單。”
雖然最後一句話並沒有直接說出先森的名字,但所有人都清楚,《紐約時報》這是在諷刺揚言要拍出高智商電影的先森,這種暗諷的文章,可比直接罵街有效多了。
《紐約時報》的文章一麵世,很多看熱鬧不嫌人多的媒體小報就像撿到了一塊肥肉,紛紛的跟起風來,貶低諷刺有時候更能刺激報紙的銷量,反正有《紐約時報》在前麵做出頭鳥,這些小報紙紛紛開始攻擊起先森的《禁閉島》來,從那幾張劇照中,這些小報記者可謂發揮出了無限的想象力,將《禁閉島》形容成了一部披著懸疑驚悚外衣的多角戀倫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