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該不該進入當代文學史
2014多情俠客柔情筆古龍作品名鑒
武俠小說是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武俠作家卻一直被排斥在文學史之外。針對近期出現的新一輪“古龍熱”,有讀者提出觀點“古龍應該寫入文學史”,該話題引起眾多網絡讀者跟帖。那麼,武俠小說作家能否進文學史呢?
讀者爭鳴 古龍該不該進文學史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笑得甜的女人,將來運氣都不會太壞”……古龍作品中很多精彩的語言被人傳誦,幾乎成了人們最常見的口頭禪。種種跡象表明,新一輪“古龍熱”正在來臨:72本《古龍文集》被重新出版,還有8部古龍劇、6款古龍遊戲也將同時登陸全國,有人因此斷言“2013年是古龍年”。
今年除了《小李飛刀》和《陸小鳳傳奇之金鵬王朝》外,還有《新陸小鳳傳奇》《新蕭十一郎》《新邊城浪子》和《古龍之歡樂英雄》等8部電視劇已開拍或正在籌拍中。讀者“刀雨霏霏”說:“查了幾個版本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我百思不得其解,古龍的文學水平完全可以媲美文學大家,而古龍的文學地位卻一直得不到傳統文學界的認可。古龍的很多經典對話,簡直精彩之極,應該被寫入文學史。”他的這一呼籲,得到眾多古龍迷的聲援。
讀者“笑紅塵”則投了反對票,他說:“若將小說分為三六九等,在嚴肅的高雅人士麵前,武俠小說估計是不入流的一類。而且武俠小說無非就是報仇、尋寶藏、找武林秘籍之類的,成天打打殺殺,大多數是一種模式。而且古龍的小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沒有傳統文學那種意境。”
編輯觀點:對“通俗文藝”有顧忌
最新版《古龍文集》的責編許姍姍表示:“長期以來,古龍一直被簡單地歸類為武俠作家。事實上,他取得的文學成就已超越了類型,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很多方麵。”
許姍姍認為,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把武俠小說作家列入文學史,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編寫文學史教材的人對以武俠小說為代表的“通俗文藝”有所顧忌,武俠小說曆來被認為是不登文學大雅之堂的通俗文藝;二是武俠作家的研究者沒有形成專門的機構協會,對武俠作家在學界的推廣力度不足。“就古龍取得的成就而言是有目共睹的,古龍的思想深度是前人所不能企及的,他完全可以進入文學史。”許姍姍如是說。
學院派研究武俠作家
學院派對武俠作家的研究十分深入。以古龍為例,複旦大學教授、武俠小說研究學者章培恒曾撰文談台灣武俠小說的新舊轉型,分析了古龍小說出現火熱現象的原因;著名文學評論家曹正文還出版了《武俠世界的怪才古龍小說藝術談》等著作;金庸弟子、北大教授孔慶東也出版了《古龍一百句》,對古龍作品進行多方位解讀。
孔慶東表示,“古龍的作品之所以能躋身經典行列,依靠的不僅僅是詩意的、近乎偏激的浪子情懷。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彌漫著濃鬱的幽暗意識。正是這種幽暗意識,使他筆下的浪子具備了一種人性光輝,從而有別於一些現實主義作家筆下浪子常見的憂慮、絕望、頹廢、彷徨無主的”多餘人“形象,也使其作品的思想境界達到了經典的境界。”他還認為,研究古龍的小說有獨特的文學價值。
目前,武俠小說作家能否進文學史還沒有答案。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從文學史上看到曾給我們帶來許多閱讀快樂的武俠作家的身影。
其他相關:
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入選小學圖書館基本書目。在公布的900本圖書書目中,除了《小布頭奇遇記》《哈利波特》等流傳廣泛的兒童讀物外,《蘇菲的世界》《莎士比亞戲劇故事全集》這樣有深度的書籍也在其中。而《射雕英雄傳》這樣通常被家長列入禁讀範疇的武俠作品也入選了基本書目。
“雖然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孩子接觸言情、武俠類作品,怕他們癡迷其中,但哪個孩子不是讀著這些作品成長起來的?《射雕英雄傳》受到諸多名家的認可和讚譽,不失為閱讀經典。”參與書目製定的學生閱讀研究專家王林這樣表達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