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跟腳下生活的人,都不敢想入非非,皇帝的寶劍就懸在頭上,隨時都有腦袋分家的可能。皇帝權利最大,大到連自己都不清楚,所以要發龍威,檢驗一下權利是否有被減少。皇上一不高興,找個人出氣,把他屁股打個稀巴爛,象磨好的痘漿,或推出午門,磨刀霍霍的。皇帝最討厭別人想入非非,北京城裏,人的大腦和四合院一樣,方方正正,從來不敢想入非非。麗都也象一座四合院,方方正正,外麵用高層的土牆圍著。看上去像個城堡。外麵人進不去,裏麵人也出不了,人人都享受著圍城的快樂。
麗都圍城是土築的,堅硬無比,土的材料奇特,用的是蒸熟的糯米,小孩吃青菜後拉出來的屎,混合土疊成的。小孩三餐專門吃青菜,青菜是半生不熟的,葉子又老,這種菜吃進去後消化不良。屎富含未消化的青菜葉和纖維素的。據說這纖維素和糯米的黏性作用後,和土壤的鈣質產生作用後堅硬無比,土牆就千年不倒的,隻要圍城還在,就能使大家思想純潔,不會想入非非,這樣能天下太平了。
麗都圍城經受兩次衝擊,一次是60年代大饑荒,人們聽說土裏有糯米,也聽說過有孩子拉的屎,但大家都假裝沒聽過,就挖了圍城的土,拿回去煮湯喝。據說喝多了,會全身紅腫,像被注水的雞,消化不良,拉屎時連腸子都拉出來。盡管這樣,人們還是吃,這比易子而食要仁道的多。饑餓可以把人變成一頭野獸的。還有一次在北京城牆拆了以後,袖珍型的城牆操著蠻語的外國佬的賞識,在北京城傳開了。人們陸續聽說這個城牆的土,在饑荒時候救過人,感染日月精華,天地神秀,可以辟邪,就紛紛采土回家。於是牆土就被手掰,鏟子鏟了。學校看見商機,名曰統一管理,實際是進行壟斷。動用挖掘機把土牆挖開,把土包裝,每包50克,以兩元到五元的價格出售。後因為供不應求,學校就到郊區農田取了泥土。現在的城牆已經滿目蒼夷了。
麗都內部的建築方方正正,教學樓、宿舍、食堂、超市,連操場的跑道也是方方正正的。方正的跑道卻惹來很多麻煩,四百米賽跑時要繞一圈,每一次跑到正方形的直角,運動員因無法轉彎就衝進別人的跑道,而釀成事故。校長給予事故高度重視,重視後跑道是正方形的。校長說,正方形是麗都的一大辦學特色,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什麼都可以丟,特色自然不能丟。
正方形是麗都的特色,是大實話。湖泊是正方形的,湖泊上的亭子也是正方形,亭子裏的石柱也是正方形。校長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得方形政策在大學裏全麵推廣。學生用的杯子、臉盆、開水瓶、水桶等生活用品是學校發明生產的,它們也是方形的。學校內停著的小轎車、自行車,輪子是圓的,校長怎麼看怎麼不舒服。就成立一個課題,吩咐物理係的教授研究一種方形的輪子,代替圓的輪子。那些教授今天還研究論證,結果還是沒有出來。如果有結果時,你會看見麗都到處是方形的輪子。那麼,校長的方形政策也就全麵成功的實施了。
校長對圓形反感是有原因的,圓形的圓心點到線的距離都相等。校長位於至高無上位於圓心是天經地義的,可是圓心點到在線每點的距離都相等,這就違背了他的理念了。他就選擇了方形,因為方形有等級。校長給方形定義,是宇宙中最美妙,最完美的圖案。並且將“麗都的每一個成員都要承認方形是最完美的圖形這一真理”列入學校的規章,成了金科玉律。麗都的成員用的一切是方形,這才符合學校的精神。
在麗都可以打羽毛球,踢橄欖球,而一切的圓形狀的球,包括足球、籃球、桌球、乒乓球都是嚴厲禁止的。所以學校沒有籃球場。要打球的我們,拿著球,裝進袋子裏,不讓人們看見,偷偷跑到麗都附近的北A大打球。有時候也附帶打架,因為球場問題。北A大見來打球的多,也發現了商機,就圈出一塊地來建籃球場,每小時二十元到五十元不等的價格出售。價格隨著顧客的多少而波動,符合市場規律。麗都有個足球場,我們很少踢球,學生手冊上明確寫著,不準在校內踢足球。當然特殊的場合,也是被允許的。比如上級來視察時,為表現學生健康活潑樂觀向上,學校就規定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表演給他們看。
高爾夫球原來禁止的,後來校長去了一趟東莞,在高爾夫球場消費了以後,迷戀高爾夫球。為了把這個偉大的興趣和全體師生共享,他就連續開了三十次大會,前十次的會,大家一致反對建高爾夫球場,一個年輕的教師發言了建場的不好之處,一,占用土地,麗都的土地緊缺,宜用在教學樓建設和宿舍的修建上。二,需要好幾畝的草皮,而教學樓、宿舍樓、食堂旁的土地,皮膚裸露,沒有草皮,走過時揚起的灰塵滿天,學生抱怨吃飯從沙子裏撿飯。三,費用大,捐贈的錢應該在提高教師的福利和關注貧困生上,這樣學校才給人溫馨的感覺。
這個問題就辯論了十場,最後大家明白,如果再反對下去,就隻好一直開會。校長開起會野獸凶猛,往往從早到晚。不出結果好像誓不甘休。到了十一場,就有人表示同意建。到了第十九場,有一半的人同意,有一半的人堅持不同意。到了二十場,開會的人整整少了一半,剩下同意建高爾夫場的人。意見得到高度統一。剩下的十場會議,是對這個工程內容進行重新的定義。校長把建高爾夫工程作為了麗都發展的最重要項目,解釋為利國利民利學校利教師利學生的“五利工程”。苦幹狠幹,目標在六個月內建成。
包工的為提前完成工程,連夜的趕工,探照燈把麗都的夜空照的像白天。施工的聲音吵翻天,學生得了神經衰弱的毛病。我這小神經加神經衰弱,就成了大神經了。因為他們不承認自己神經衰弱,大神經的人在神經衰弱的人眼裏還是小神經。工程最後還是提前完成了,是不是豆腐渣我沒有考證過。高爾夫球場建成以後,校長對外宣稱,為了提高學校的品味,為了增強全體師生的基本素質,允許學生參加高爾夫球培訓班。費用很貴,一小時要200塊。校長說,這個價格學校已經做出最大的讓步,市場上是一小時幾千塊。高爾夫球場又深嚴戒備,建了五米高的圍牆,加了防護網,五隻狼狗在日夜監護著。我們隻能遠遠的看著。
高爾夫球場是不規則形狀的,高爾夫球是圓的,球洞也是圓的,校長不覺得礙眼,反而覺得圓形也是挺妙的東西。如果高爾夫球是立方體的,那就無法滾動,打球時多麼費勁的。那高爾夫的樂趣就減少很多。高爾夫球場建成後,開會次數急劇減少,原來的每周兩次改為五周一次。有時候把會議搬到高爾夫球場,也順便給他們體驗高爾夫的樂趣,體驗高尚人的生活。
方形政策給我們帶來許多麻煩。盤子杯子都是方形的,很難洗幹淨,角落裏可以看見一層隱隱的汙垢,看起來惡心。看見汙垢就會和食堂老板辯論的,是大一生;見了不說話,扔了再買的,是大二生;見了搖搖頭,緊閉眼睛眼不見為淨的,是大三的。看著汙垢吃的津津有味的,是大四的畢業生。畢業生都麻木了,反正一切都是分子組成的嘛。
校長有一個偉大的理想,如果每人的所作所為都像一個模子克隆出來一樣,那天下就天平了。所以他想發明一種床,叫統一床,把人往床上一放,太長的剪斷,太短的拉長,大家都沒有區別了。統一床計劃失敗了,校長隻好在思想上大統一。思想是虛空的,虛空的東西容易被占領。
為實現偉大的理想,校長到劍橋管理學院去取經。知識不夠,取不到真經,卻取了管理學名譽博士。據說為了這個名譽博士,校長花了重金打通了各方麵的關節,發揮中國人縱橫術。校長並非沒有什麼才能,國內很多大學奉獻給他名譽博士就是一個證明。國內的名譽博士多了就不新鮮,他想出洋。中國的錢要換成外彙才保險,校長是這種心態。他看重買來的外國名譽博士,也不看重國內送來的名譽博士。
校長取到劍橋名譽博士後,學校放假一天表示慶祝。校內的各刊物,廣播電台對校長的劍橋之行高度的讚同。“校長為麗都爭了氣,為中國學術界爭了氣,也為中國爭了氣。同時向國外發出強烈的信息:中國是臥虎藏龍人傑地靈的之地。”“校長在劍橋期間,憑著囊螢映雪的讀書精神和對信仰的執著,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
我跟餘必謙說,校長的囊影映雪,因為劍橋又冷又窮,冬天還有螢火蟲。有雪才則冬天,可以映雪讀書,有螢火蟲則囊螢。囊螢映雪,不就是因為窮嘛,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電燈連油燈都沒有。餘必謙聽了大笑,說,小神經變成了大神經了,連基本的曆史常識都不懂。他就好心的和我講起了曆史典故,從盤古開天辟地開始,講到三皇五帝,又講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孫中山。最後扯倒終於扯回了囊螢映雪的典故。
這些曆史典故我當然知道,我最感興趣的,最擅長的就是曆史了。以前我覺得什麼都是假的,除了曆史。後來我又發現什麼都是真的,除了曆史。曆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她有一種妓女的心態:她是處女時被強奸了,而後自願當妓女,還當的有滋有味。曆史從來都是重複的,所以看清現在要看曆史。我解釋校長囊螢映雪的初衷,會比解釋校長如何用功讀書要來的真實可信。
校長畢業於北C大,獲得管理學博士。北C大品位低,校長從不對外宣稱他的博士學位。校長當顧問,他的頭銜就是麗都校長,外加一大堆名譽博士。因發達後而不認故人甚至親人的人多著是,校長也是可以原諒的。校長雖然讀了博士,隻學了一點:凡事都要一體化,包括思想,這樣才好管理。
校長的管理理念來自他上山下鄉的經曆,那時校長見驢拉磨時會被蒙上眼睛,很奇怪,就問當地人,他們說,把驢的眼睛蒙上,就不會想入非非,也就安心工作了。又有一次,校長見到豬和牛有些為了長肉,都要被閹割,也很奇怪,他們說,這樣就不會發情,而耗費不必要的營養,同時也不會想入非非。這都是平常的生活常識,校長卻發現了真理。很多真理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像李斯的老鼠哲學。
李斯的哲學是在穀倉的老鼠吃的白白胖胖,見人也不怕,茅廁裏的老鼠瘦骨嶙嶙見人就喪膽。校長的哲學是要想把一件事辦好,就禁止想入非非。有兩種辦法,一是蒙上眼睛,完全與外界隔絕,二是從欲望上下手,動物的欲望來自於性,把性器官隔掉,錘爛,就萬事大吉了。人的欲望因為思考,思考時不利用管理,是最危險的。可思考是人的本性,所以高明的,就用思想侵占他的大腦。一畝地上不長野草,最好的方法不是天天除草,而是種上莊稼。野草就沒有空間了,長了也容易拔草除根。
校長給麗都師生的大腦種了密密麻麻的莊稼。他的莊稼有三樣,一是“麗都是最優秀的”;一是“麗都的老師是最優秀的”;一是“麗都的學生是最優秀的。”這些莊稼又叫三最,或三優。它們在老師,學生會,領導的灌溉茁壯成長。校長會議綿綿不絕,無非為了證明莊稼不僅品種優良,而且長勢良好。
麗都的校報和校廣播天天都有光輝事跡和輝煌業績的報告。一次有個黃同學扶一對老爺過馬路,就被校報記者知道後,記者對他進行采訪,多番題問。是什麼動機促使你扶老人過馬路。你扶老人過馬路是為了弘揚中國的尊老愛幼的傳統嗎?你扶老人過馬路是為了弘揚麗都的校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嗎?對於這些問號,黃同學都悶了,這不過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哪有想這些問題呀。就說了,我當時什麼都沒想,隻是想著扶他過馬路就是了。記者把鏡頭按住了,說,你不能這麼說,起碼也得說為了弘揚麗都精神之類的。黃同學說,可我是真的沒有那樣想過啊。記者就說了,那你就按我的話照背就是了。黃同學就說了,那不是演戲了嗎?
記者覺得他涉世不深,在學校呆這麼久,還不開竅。就說,哎呀同學,這年頭,什麼不是演戲,哪個不是演給別人看的。黃同學摸摸頭,眨巴著眼睛,支支吾吾的說,那你不是叫我騙人了嗎?記者不耐煩的說,這年頭,誰不騙人,誰不被人騙啊。你不騙人,你才落伍呢。黃同學為了不落伍,表示與時俱進,鼓足勇氣對著鏡頭說。我扶老人過街,是為了弘揚了麗都的精神,這要感謝校長和老師的辛勤教誨,也感謝校長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讀書環境,讓我們健康成長努力成才。
這個采訪上了頭條,其他刊物競先刊登,校長高度讚揚黃同學精神。學校掀起了學習尊老愛幼精神的熱潮,規定學生每周至少要扶兩次老人過街,沒有完成任務的就去掃廁所。同學紛紛跑到十字路口等待,有老人經過時扶上他們一把。有的人無法完成任務,就找了托,花錢叫老人過街,順便扶上一把。
學校有硬性的規定,我們就找了人化妝成老人,然後扶著過路口,來回兩三次,就這樣過關了。走路不累,化妝時都很難受,怕露餡,演老人的那人必須全身包裝嚴實,戴老人帽,穿老人褲、老人衣,還要配上一根拐杖。有的還戴上墨鏡,拿著拐杖敲一步走一步,演出盲人的模樣。後來大家都使用該方法,買老人衣老人帽,北京城的老人服裝嚴重托銷,價格飆升,天冷後都買不到新衣服。據說北京城牆下就凍死了兩個乞丐,被城管拉走了。
人都有膩煩的心理,如果演一場戲的話,不僅演員,連看戲的都厭煩。校長決定換另外版本,以跟上時代的形勢。生活就像一場戲,演也演不完。校長的任務是選擇一個適合的版本,讓全體師生自己演,自己看。所以,校長至今仍然在忙碌著。
校長經常出題目,讓我們自編自演。比如三八節,校長就要求舉辦各種活動,用來歌頌偉大的女性,表示男女平等。教師節時,校長也要求舉辦教工的活動和晚會,用來歌頌偉大的教師。尤其是校慶,校長把它演出持續一周之久。
每到節日,校園之內必定張燈結彩,都是節日的喜慶。平常,學校為了響應節約型社會的號召,就把路燈給省了,學生走路時都自帶蠟燭或手電筒。到了節日,校內燈火通明,沒了白天和黑夜。尤其是校慶的七天,不僅晚上開燈,白天也開燈。校長說日光隻有一色,人造燈有紅燈,藍燈,綠燈,黃燈,所以白天也要照。這七天內忘了日落日出,我們的生物鍾都顛倒了。有的大白天睡覺,晚上工作,以至於課沒上。但是校慶,校長對他們就寬容了。
節日到時,校長都是一副賢者的情態。教師節時,他去教師處和教職工來魚水之親。請教師聚餐,餐桌上說要廣開言路。這時,教師抱怨說,工資太低了,福利沒有保障。校長就滿臉榮光的象他們保證,明天一定給大家提高工資和福利,你們的職業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怎麼能讓你們黯淡呢?節日一過,校長就忘了,有的人就點題他,可是他還是忘了,說,我有說過嗎?校長的意思是他沒有說過,他說沒說過就是沒說過,校長管理千畝的校園,兩三萬的學生,說的話能有錯嗎?隻能是全體教師想工資想瘋了,得了集體狂疫症了。
校長出題目,愛我麗都。學校就舉行了愛我麗都征文大賽,愛我麗都唱響校歌比賽。校報和文學社都征文,比賽的評分標準校長沒有說,我後來才知道看誰的馬屁拍的響。收到的文章狠多,幾乎要汗牛充棟。為評出最優的,校報老師不分晝夜的審稿,兩隻眼睛整得象熊貓眼。比賽結果出來,獎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九個層次。校長吩咐印刷所連夜的印刷獎狀,偶有拍馬屁的,都會得到一張獎狀。
校長有兩個癖好,一是喜歡頒獎,一是喜歡題詞。領導都喜歡題詞,美名曰乾隆遺風。頒獎也是領導的本姓,洪秀全當王時,也喜歡封王,封了三千多個,漢字不夠用,就連烏龜等罵人的話都用上了。我從小到大,獎狀無數,像國民黨亂發的紙幣。而獎狀是上級收買下級的把戲,一不值錢,收買的效果卻厲害。老師有抱怨福利不保障的,學生抱怨住宿條件差的,校長找一個借口,給他頒一個獎狀,或是給他一個有名無實的官,他們就感激的涕淚滂沱。改口說校長體察民情,是人民父母官中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