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中國已成為超級經濟大國
中國人是勤勞和充滿進取心的民族,為了目標不斷前進。同時,中國憑借其龐大的規模和13億人口的生產力,已成為一個超級經濟大國。但是,中國仍喝著煮熟的水。在任何情況下,你不應該神秘化這個國家發生的事情。中國很遙遠,官方統計也顯示正持續發展,德國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在那裏工作,的確對中國的快速發展感到無比驚歎。但是他們還指出,中國還有很多腐敗、浪費和低效率。(德國《世界報》2010年5月1日)
快速發展的西部也有新焦慮
在很長時間裏,中國西部地區似乎被中國的快速發展遺忘,可這一地區卻對中國的穩定至關重要。不過,現在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變化,10年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也促進了那裏的公路和鐵路建設,提升了西部的生活標準。當地人民的生活的確正在發生變化,新的四車道公路縮短了距離,讓偏僻的農村離城鎮和城市的市場更近。人們收入增加,長期遭到忽視的衛生保健和教育等也得到了改進。但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許多新問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卻讓農民陷入困境,日益增長的通貨膨脹抵消了老百姓從發展中得到的利益。所以說,中國的穩定取決於政府能否有效地化解這些挑戰。(《印度教徒報》2010年5月2日)
政治
“中國模式”急需改進
對中國本身來說,“中國模式”既然已經存在,那麼重要的是要回答“中國模式”到底是什麼的問題。這個任務已經變得很重要。就內部來說,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對中國本身是什麼樣的一個國家的認識,已經變得越來越模糊。就外部來說,“中國模式”涉及到的是中國的國際認同問題。這個問題的模糊性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不確定性”的重要來源。同樣,這種“確定性”隻能來自於對“中國模式”的客觀認知。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模式”的改進問題。不承認“中國模式”的存在,隻能導致對這個模式所包含的缺陷的忽視或者漠視。隻有承認了“中國模式”的客觀存在,才能對這個模式加以認真地研究,找到其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而事實上,如何改進“中國模式”,是中國目前所麵臨的最大問題。(新加坡《聯合早報》2010年5月4日)
覺醒的中國成全世界研究對象
近些年來,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政治、經濟和學術領域的必談話題。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路線的確定,給中國帶來了持續的高速增長。這使得中國成為全世界研究的對象,有關的書籍和文章數不勝數。我們不知道是什麼促使拿破侖發出了“當中國覺醒的時候,世界將為之顫抖”的預言,但重要的是這句話已逐漸成為現實,而且相信這句話的人也越來越多。幾乎所有的觀點都認為,中國在30到40年後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雖然一些人認為中國的政治體製將麵臨更大的壓力,但在短期內似乎不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盡管城鄉之間發展存在矛盾,但中國人總體來看比較能接受目前的政治經濟狀況。(委內瑞拉《分析報》2010年4月15日)
社會
中國強化校園治安
在發生一係列針對校園兒童的暴力事件後,中國政府向警察發布緊急命令,要求加強校園安全。不過,有人認為這些暴力事件是中國深層社會問題的體現。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增長,讓千百萬人脫離了貧困。與這些成就相伴而來的是複雜的社會問題。中國還沒出現那種對一些西方國家的城市生活造成困擾的隨意性街頭暴力。但是,這些校園襲擊說明了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即對社會不滿的個體準備隨時發動襲擊。(美國《華爾街日報》2010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