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2 / 2)

18公子彭生:齊公子,他為襄公殺死魯桓公,後應魯國要求,齊殺彭生以謝罪。事見桓公十八年《傳》。19見:現,現身。

20人立:像人一樣站著。指豬後腳立地,前腳懸空直立。21隊:同“墜”。22屨(jù):鞋。23誅:責,求。徒人費:《漢書·古今人表》作“寺人費”“徒人”或為“侍人”之誤。侍人即寺人,宦者。24賊:作亂者。25劫:劫持。束:捆綁。26奚:疑問代詞。為何。禦:抵禦,抵抗。27袒(tǎn):去衣露上身。28費請先入:此為費假裝助賊。29伏:匿,藏匿。30石之紛如:襄公幸臣。31孟陽:齊小臣。32類:像,相像。33戶下:門下。

初,襄公立,無常1.鮑叔牙曰2:“君使民慢3,亂將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4.亂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來奔5.

1無常:反複無常。2鮑叔牙:齊大夫,公子小白之傅。

3慢:怠惰。4小白:齊襄公弟,齊僖公庶子。即後來之齊桓公。莒:國名,己姓,在今山東莒縣。5管夷吾:字仲,與召忽皆為公子糾之傅。公子糾:公子小白的庶兄。來奔:出奔至魯。此條本與九年傳文相接,為後人所割裂,而誤置於此年。

初,公孫無知虐於雍廩1.

1雍廩:齊渠丘大夫。此條亦與九年傳文相接,為後人所割裂。

九年春1,齊人殺無知2.

公及齊大夫盟於蔇3.

夏,公伐齊,納子糾4.齊小白入於齊。

秋七月丁酉5,葬齊襄公6.

八月庚申7,及齊師戰於乾時8,我師敗績9.

九月,齊人取子糾,殺之。

冬,浚洙10.

1九年:公元前685年。2殺無知:無知不稱“君”,因其弑君而立,未列於會。3公及齊大夫盟:齊國內亂無君,故大夫得與魯公盟。來者非一人,故不稱名。蔇(jì):魯地,在今山東蒼山縣西北。4納子糾:使公子糾入齊即位。5丁酉:二十四日。6葬齊襄公:諸侯五月而葬。齊襄公九月乃葬,是因為齊國內亂。7庚申:十八日。8“及齊師”句:小白既定而魯師未還,故戰。乾(ɡān)時:齊地,在今山東青州市境內。時水的支流旱時則幹涸,名乾時。9敗績:大敗。魯諱敗,故不言公戰。10浚(jùn)疏通,挖深。洙(shū):泗水支流。出山東費縣北,西流入泗水,故道久已湮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