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為失禮。禮無不順。祀,國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謂禮乎?子雖齊聖5,不先父食久矣6.故禹不先鯀7,湯不先契8,文、武不先不窋9.宋祖帝乙10,鄭祖厲王11,猶上祖也12.是以《魯頌》曰13:“春秋匪解14,享祀不忒15.皇皇後帝16,皇祖後稷17.”君子曰禮,謂其後稷親而先帝也18.《詩》曰19:“問我諸姑20,遂及伯姊21.”君子曰禮,謂其姊親而先姑也22.
仲尼曰:“臧文仲23,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24,廢六關25,妾織蒲26,三不仁也。作虛器27,縱逆祀28,祀爰居29,三不知也。”
1逆祀:祖廟之位,父為昭,子為穆,臣繼君,如同子繼父,故閔公當在僖公之上。今升僖公於閔公之上,故曰逆祀。2於是:當此時。宗伯:掌管祭祀的官。3明見:明言其所見。
4“吾見”二句:謂僖公大而閔公小。僖公本為閔公之兄,死時年又長,故曰新鬼大,故鬼小。5齊聖:明聖。6“不先”句:謂祭祀之位,後君不應在前君之上。7禹:夏朝創始之君。鯀(ɡǔn):禹之父,因治水失敗而被殺。8湯:商朝創始之君。契(xiè):湯十三世祖。9不窋(zhuó):周始祖後稷之子。
10“宋祖”句:宋以帝乙為祖。宋為殷之後,殷滅,周封微子啟於宋。帝乙為微子啟之父。11“鄭祖”句:鄭以厲王為祖。鄭與周同姓,厲王之子友始封於鄭,是為鄭桓公。12猶上祖也:始封之君尚且尊崇其父、祖。13《魯頌》:引文出自《詩·魯頌·徬宮》。此詩歌頌僖公郊祀上天,配以後稷。14春秋:指四時。匪解(xiè):不懈。15享祀:祭祀。忒(tè):差錯。16皇皇:形容美好。後帝:指天。17皇:美好。18而:猶。先帝:以天帝為先。此句謂後稷雖親,祭祀猶先天。19《詩》曰:引文出自《詩·邶風·泉水》。20問:饋贈。姑:父之姊妹。21伯姊:即下文之“姊”。22“謂其”句:謂姊雖親,而饋贈先姑。先:以……為先。23臧文仲:臧孫辰,魯大夫。24下:貶退。展禽:柳下惠。25廢:置,立。六關:關名。魯本無此關,臧文仲置之以收稅,故曰不仁。26織蒲:織蒲席以賣。言與民爭利。27作虛器:指臧文仲私藏大蔡(大龜),並雕畫大龜居住的小屋子。《論語·公冶長》:“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節為梁上鬥栱,棁為梁上短柱),何如其知也?’”據《禮記·禮器》,諸侯以龜為寶,大夫之家不藏龜。《禮記·明堂位》,山節藻棁為天子之廟飾。28縱逆祀:縱容夏父弗忌升僖公之位於閔公之上。29爰居:海鳥名。《國語·魯語上》載爰居止於魯東麵外三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
冬,晉先且居、宋公子成、陳轅選、鄭公子歸生伐秦1,取汪及彭衙而還2,以報彭衙之役。卿不書3,為穆公故,尊秦也,謂之崇德。
1公子成:宋莊公子。公子歸生:字子家。2汪:秦地,今陝西白水縣有汪城,當即其地。3“卿不書”四句:解釋《春秋》不書諸國之卿姓名而稱“人”的原因。秦穆公有德而諸侯伐之,《春秋》不書諸卿之名,以示貶抑。
襄仲如齊納幣1,禮也。凡君即位,好舅甥2,修昏姻3,娶元妃以奉粢盛4,孝也。孝,禮之始也。
1襄仲:公子遂的字。2舅甥:魯君多娶齊女為夫人,故齊、魯為舅甥之國。3昏姻:婚姻。4元妃:嫡夫人。奉粢盛:指祭祀。粢盛: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經
三年春1,王正月,叔孫得臣會晉人、宋人、陳人、衛人、鄭人伐沈2.沈潰3.
夏五月4,王子虎卒5.
秦人伐晉。
秋,楚人圍江6.
雨螽於宋7.
冬,公如晉。
十有二月己巳8,公及晉侯盟。
晉陽處父帥師伐楚以救江。
1三年:公元前624年。2沈:國名,姬姓,故地在今安徽阜陽市西北一百二十裏之沈丘集。3潰:崩潰,瓦解。4夏五月:《傳》雲“夏四月乙亥”。5王子虎:即《傳》之王叔文公。6江:國名,嬴姓,故城在今河南息縣西南。7雨(yù):凡物從天散落都可稱雨。螽:指飛蝗。8己巳: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