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2 / 2)

八月,齊邴意茲來奔1.

1邴意茲:國夏、高張之黨。

陳僖子使召公子陽生1.陽生駕而見南郭且於2,曰:“嚐獻馬於季孫3,不入於上乘,故又獻此,請與子乘之4.”出萊門而告之故5.闞止知之6,先待諸外7.公子曰:“事未可知,反,與壬也處8.”戒之9,遂行。逮夜,至於齊,國人知之。僖子使子士之母養之10,與饋者皆入11.

冬十月丁卯12,立之。將盟,鮑子醉而往13.其臣差車鮑點曰14:“此誰之命也?”陳子曰:“受命於鮑子。”遂誣鮑子曰:“子之命也15.”鮑子曰:“女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16?而背之也17!”悼公稽首曰18:“吾子,奉義而行者也。若我可19,不必亡一大夫;若我不可,不必亡一公子20.義則進,否則退,敢不唯子是從?廢興無以亂21,則所願也。”鮑子曰:“誰非君之子22?”乃受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賴23,去鬻姒24,殺王甲,拘江說,囚王豹於句竇之丘25.

公使朱毛告於陳子曰26:“微子27,則不及此。然君異於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匱28,君二多難。敢布諸大夫。”僖子不對而泣曰:“君舉不信群臣乎29?以齊國之困,困又有憂30,少君不可以訪31,是以求長君,庶亦能容群臣乎!不然,夫孺子何罪?”毛複命,公悔之32.毛曰:“君大訪於陳子33,而圖其小可也34.”使毛遷孺子於駘35.不至,殺諸野幕之下36,葬諸殳冒淳37.

1陳僖子:陳乞。公子陽生:齊景公之子。2南郭且於:齊公子汙,在魯南郭。3季孫:季康子,名肥。4“請與”句:懼人聞其言,故托言試馬外出。5萊門:魯郭門。6闞止:字子我,陽生之家臣。7待於外,欲同往。8壬:陽生之子。

9戒之:告誡不可泄漏秘密。10子士之母:陳僖子妾。11與饋者皆入:陽生隨饋食之人入於公宮。12丁卯:二十四日。《史記·齊太公世家》作“戊子”。13鮑子:鮑牧。14差車:掌車之官。鮑點:鮑牧家臣。15因其醉而誣之。16君:指景公。孺子:齊君荼。其時年尚幼,故稱孺子。景公愛荼,曾銜繩為牛,使荼牽行,而折其齒。17而:乃。也:語氣詞。用法同“乎”。表示疑問語氣。18悼公:陽生。稽首:叩首至地。19“若我”二句:表示己若為君,必不殺鮑子。20公子:指自己。21“廢興”句:言無論得立與否,都不想導致流血。22“誰非”句:謂陽生亦景公之子,固可立。23胡姬:景公之妾,胡女,姬姓。安孺子:即荼。荼無諡,安是號。賴:齊邑,在今山東章丘市西北。24鬻姒:荼之母。25王甲、江說、王豹皆景公嬖臣,荼親近之人。句竇之丘:齊地。26朱毛:齊大夫。27“微子”二句:謂如果沒有陳乞,自己不能即位。28匱:匱乏。29舉:皆。30“困又”句:謂齊內有饑荒之困,又有兵革之憂。31訪:謀。32悔之:悔失言。33大:大事。謂國政。34小:謂殺荼。35駘(tái):齊邑。36“殺諸”句:朱毛駐於野而張幕,殺荼於其中。37殳冒(shūmò)淳:地名。

七年春1,宋皇瑗帥師侵鄭。

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夏,公會吳於鄫2.

秋,公伐邾。

八月己酉3,入邾,以邾子益來4.

宋人圍曹。

冬,鄭駟弘帥師救曹。

1七年:公元前488年。2鄫(céng):莒邑,在今山東棗莊市東。3己酉:十日。4來:歸於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