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舊與 大師出沒的地方(兩首)
大師出沒的地方
這是大師出沒的地方
這裏的一切都是語言
我們傍依著一棵古柳
暮春便在頭頂上方泛起寒冷的火焰
圍繞這部出色的經典
我們機警地繞過了
詩人們為之傾仰的極頂
進入某些章節的空白
我們的語言
翔展於正午的陽光
真實精粹冉冉上升
我們的語言
洞穿時間的城堡
在大師背麵響徹
細致而且認真
這是一個異常勇敢的行為
過程尚未終止
結果已讓大師心神搖曳
手腳無措
當一群人
正把往事晾曬的時候
另一個時間的同一群人
會在離這片聖土老遠老遠的家鄉
把李白故居的正午
回憶反芻耐心等待
再寫大師出沒的地方
鬼穀,神秘的所在,少年夢身上
那件向往的衣裳:一個一個俗子進穀
一個一個大師出穀。從藍毗尼花園
到毗婆羅樹下,釋迦牟尼一步一蓮花
聖光瑰麗、浩瀚,比神像更遠——杖聲
響過深山,深山升起古刹、香火
和不同凡響的鍾鳴。而我更親近
離自己僅一百六十五公裏遠的青蓮
在青蓮,那古老的詩寫技藝,那薪火相傳
的漢字之美,不僅被肉眼看見,還能
被非肉眼摸到。——在世界,在中國
所有的地方,絲綢之路、唐詩之旅
小鎮、大城,草原、大漠,都有大師之顯
大師之隱?在不能修飾的
針尖的廣場,在阡陌縱橫的掌紋的大海
鬆下童子遙遙一指,令
多少尋者撫古思今、見山生霧?
但沒有什麼地方,比一顆心更鬼穀
更藍毗尼,更青蓮:一條大道,有如天空
逼仄,又比逼仄陡峭、深奧和高——
它伸來,把你送向遠方,又馱回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