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1 / 1)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

鄧一群總體感覺很平靜。機關工作就是這樣,他慢慢變得有點習以為常了。鄧一群知道,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和在機關工作閱曆時間的延長以及生活的豐厚積累,他會變得越來越成熟。

在與上、下級的交道中,他學會了怎樣比較妥當地處理一些問題和進行恰當的應付。他很謹慎,一點很微小的事情,也盡量把它解決好,贏得領導和同事的信任。他要求自己絕對不能把事情辦壞,如果辦壞,也一定要表現出自己已經盡了很大力氣,而根本原因並不出在他的身上。他學會了什麼時候講究原則,什麼時候又要運用變通。該鋼則鋼,該柔則柔。

鄧一群從報紙裏讀到中國現階段的改革,已是泥沙俱下。南方城市的種種經濟、社會現象更是讓一些人產生了“今不如昔”的感覺。尤其是一些失了勢的老幹部歎說,“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他們想不通。鄧一群當然也有牢騷。每個人都有牢騷。“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殺豬刀的”,由於改革伊始,社會分配嚴重不公。但是鄧一群的真正本領卻是從不在辦公室裏發牢騷,最多隻是回到宿舍的時候和室友小倪說一說,圖個心裏痛快。他知道在辦公室裏發牢騷是最不明智的。

廣大農村,卻是一片太平。老家來信告訴鄧一群,說現在家裏經濟條件好多了,日子一天一天地好起來。吃飯再也不是問題了。但存在問題事實上也開始顯露了,糧食打多了,但卻一天天變得不值錢了。他的二哥現在也還沒有談上對象,他已經跟著村裏的人到上海的一家鋼鐵廠去打工。鄧一群心裏安穩了不少。他不希望鄧一明到陵州來。到上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妹妹想跟嫂子的妹妹學燙發手藝,沒有得到家庭的通過。嫂子的妹妹劉正紅現在在鎮上開的那個理發店生意紅火得很,已經帶過十來個徒弟了。鄧一群心裏不怎麼高興妹妹的想法。他們是個正經人家。他還是希望妹妹能夠老老實實地在家種田,然後找一個老實的小夥子嫁人。

處裏很多人都是黨員。他們在會議上不再罵娘,也不再發表對時事不滿的意見,而是說些聽起來非常虛假的官話。這就是表麵。說這樣話的時候,誰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一個個表麵上又很坦然。——單位裏就是這樣子,做表麵文章可以更好保護自己。慢慢地,鄧一群也會說起了假話和套話與空話,而且說得越來越流利,——當然,這都是他受他們熏陶的結果。

嘴上是一種聲音,而心裏卻響著另一種聲音。他在說的時候,臉不改色心不跳,說得非常沉著,而且堅決,有時甚至能適當地表達一下感情。他的這種功夫贏得了大家對他的佩服,他們發現他真的進步很大,而且越來越成熟了。

就是在這種大家對他成熟的看法裏,他的地位實際上在慢慢地起著一種變化。

這是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然而多年以後的鄧一群回憶起他未婚前的那段生活,覺得還是充滿了一種迷狂。這是一種低低的狂迷,但卻讓他心動。那段日子,對他來說,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黃金時代。他在那時候內心裏好像過得並不開心,事實上他在意識裏還感到自己的處境還相當窘迫,可時間就像是一劑中藥,泡得久了,就變得有點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