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or緣分(1 / 1)

緣分是一杯清水,你表麵上是不經意地端起喝下去,;其實,生命中你必須有這樣一杯水,或許你可以說沒有這杯水,我的命運也如此,可是幸運的是說完這句話時,那杯水你已經喝過。所謂緣分,就是在合適的時間遇見合適的你。

——《緣》

這段話讓我很難忘,它道出了“緣分”的深刻和不一樣。

因為,芸芸眾生,每一個人對“緣分”一詞的詮釋,是不同的。

有人說:“緣分總是那麼神秘,在你不經意間時就會降臨。”

有人說:“有錯過,才會有新的相遇。緣分就是,不早不晚,恰恰剛好。”

有人說:“緣分是一件虛無縹緲的東西,一不小心就沒了。”

……

緣分是什麼?

可,佛曰:“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世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

隱隱記得在最初創作時,因為個人比較喜歡古言,所以希望作品能以古言為主。可是,在寫著寫著的過程中,我困惑了,因為我根本不了解古代,每寫一章,我要需要查閱許多的古文,做到用詞的標準。不知不覺中,大半個學期過去,我的學業漸漸繁忙,我也將要迎來我人生一次重要的考試,我不得不放下《相思染》這本書。

可能因為緣分吧,在一次整理舊物中,一張泛黃的皺紙從書本裏滑出,掉落在地,拾起一看,原來是兩年前和朋友一起無意間看到一張圖片,有感而發隨手寫的一個名字“憂藍盛夏”,還說我們要一起創作,最後我們因為畢業,各奔東西,失去了聯係,這事也不了了之。

往事翻憶起來,不免有些傷感。恰巧又遇上創作瓶頸,決定試著寫一寫“青春”。早已不記我當時是怎樣一種心態來寫這篇小說,或許是懷舊,或許是宣泄。

“憂藍盛夏”最開始的韻意是“盛夏時分,專屬於你的藍色憂傷。”是想把它寫成一本虐戀(紀念那曾經逝去的友誼),可是隨著時光的推遲,歲月點點沉澱,心意發生了變化,我突然試著想寫一篇暖文,想把“憂藍盛夏”這個名字換了,寫了很多很多名字,問了很多很多人,最後還是敲定為“憂藍盛夏”,書名的意思也換了,換成“微憂藍天,不負青春,不負盛夏。”

很快很快,我又將迎來一個畢業季,步入三年級,身邊都發生了很多事,一些朋友、一些情侶和一些家庭,散的散了,分的分了,最後堅定站在身旁的寥寥無幾。

我不知怎的,我忽的想在這感慨一句:“我竟在用稚嫩換取青春的成長!”

不知何時,某些東西開始變得脆弱無比,一句話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竟可以攻擊得毫無退路。

我開始迷茫“青春”到底為何物?

難道它不是人生中明媚的詩篇,總是充滿了活力、張揚和個性,永遠不需要為所做的事情後悔?

難道它不是五月的花海燦爛無比,不是海邊的浪花永不停息,不是仲夏的驕陽激情四射?

幾個天不怕就不怕的好友挺你,在你最危難時如天使從天而降;在一間寬敞的大教室,書籍堆滿桌麵,一同拚命付出在一張張考卷上;每個人擁有一段萌芽而不得結果的愛戀,甚至是暗戀。畢業季時,傷感漫上鼻尖,但值得懷念,因為這段與他們相伴的年月,所謂“青春”。他們中,有些人可能驚豔了你最為感性最為放縱的時光,而另一些人溫柔了你已褪去青澀開始平淡的歲月。

這是我所認為的“青春”,可是感想終究敵不過現實,我們敗給了歲月,敗給了時光,歲月將青春打磨成了一顆顆光滑亮麗的珠子,時光給她染上了虛偽、華麗的色彩,失去了原本的純真與歡樂,餘下的隻有一副假笑。

我想寫一個我所喜歡我所認為棒的青春,所以《憂藍盛夏》這本書,我修改了不下三次,劇情也漸漸改變,我想打造一個我認為我喜歡的“青春”,可我漸漸發現這可能會讓讀者接受不了喜歡不上這個故事,因為可能一係列的故事會側重於親情友情一些。

同時我不知道我筆下的青春是怎樣的,她或許唯美一些,或許平添幾分傷感,或許結局不盡人意,但唯一能確定的是,《憂藍盛夏》中的女主角盛沐微她不會是一個完美女孩,男主角夏至亦是有缺陷的。

盛沐微,沒有傾世的容顏,大膽的性子,才女智慧,和千金財富。她很平淡不愛笑,羞澀膽怯,人群中一抓就是一大把。

夏至,不懂何為溫柔,缺少幽默,麵帶一抹痞帥,時而玩世不恭,時而認真,卻不花心。

但他們都值得彼此擁有,值得彼此去愛護,值得彼此去相遇。

於千萬本書之中,你能遇見《憂藍盛夏》這本書,那可能就是我與你之間的緣分吧!

於千萬人之中,你願意靜下心來看序言,看我來嘮叨,那可能是我與你的緣分吧!

最後的最後,但我還是更相信,遇見下一秒,可能就是失去,遇見不是緣分,守得住才是緣分。

珍惜每一個人,可能下一秒就是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