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俞信是隴西人,出生在一個四麵環山的山村裏。
他七歲的那年,山裏的山賊衝進村子裏,燒殺搶擄。當幾個凶悍的山賊衝進他家裏時,他母親把他幼小的身子塞進了熄火的灶洞裏,然後用自己的身子死死堵住灶洞。
俞信躲在裏麵,緊緊捂著耳朵,依然聽得到那一片片砍殺聲和慘叫聲,也清晰聽到了自己父母的被殺害時的聲音,他在裏麵嚇傻了,不會動也不會喊。
不知過了多久,他才感到周圍沒有一點聲音,他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在山村裏,即便在夜裏,犬吠之聲也是連綿不絕,他已經忘了有山賊衝進來、以及母親把他藏起來的事了。
他用力頂開母親堵住灶洞、已經變得僵硬的身軀,從裏麵鑽出來。當看到渾身是血早已死去的父母時,他再一次嚇傻了,還是不能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他坐在父母屍體前,呆呆的,一直到了早晨,他才大哭出來。
他不知道自己是村子裏惟一活下來的人,即便後來知道了,他也沒感到任何慶幸,反而覺得還不如隨父母一起死去。
是饑餓驅使他離開了父母的屍體,他茫然地跨過一具具屍體,每一具屍體都是他熟識的人,他不明白是什麼把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了這樣。
他一路看到什麼就吃什麼,野菜、野果支撐他走出了大山,淪落為市鎮上的乞兒。過了兩年,他乞討到了長安,已經聽到了許多第一堂的故事,他便在一個早晨走進了第一堂。
看到這麼小的申訴者,第一堂的人以為他不過是找借口騙幾頓吃喝。
但第一人並沒有這樣想,那時第一人剛剛建立第一堂不過一年多,對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充滿激情,他親自接待了這個髒兮兮、兩腿長滿疥瘡的乞兒。
並馬上叫人給俞信洗澡、換衣服、塗上專治疥瘡的藥膏,然後便是一桌豐盛的飯菜。
申訴的事倒是費盡周折,剛剛九歲的俞信幾乎很難把那天的事說清楚,第一人顯示出了超人的耐心,他讓人每天陪孩子玩,一點一滴的把事情問出來,又把這些事連在一塊,最後才確定這是一起山賊襲擊山村的事件,這種事在有山賊的地方就會發生,然而如此殘酷還是少見。
第一人立即派人查明了此事,然後親自率人掃平了山寨,如同他們所做的一樣。
俞信雖然報了父母之仇,卻除了街道,沒有其他的地方可去。所以當第一人問他是否願意留下來,長大後為第一堂效力時,他感激得跪在第一人腳下,久久沒有起來。
留下申訴者為自己效力,這是違反第一堂的規定的。
因為第一堂非常嚴格的規定,不許從申訴者那裏得到一絲一毫的報答。但第一人認為,俞信還是個孩子,可以不受這條規定的限製,何況自己首先要把他扶養成人,即便他長大後為第一堂效力,也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職業。
如果自己任由他回到街道,反而是對無法自立的孩子的最大的不公平。
對此事別人當然都是滿口讚譽,即便第一人的敵人也隻能酸溜溜的說第一人是在虛情假意的招攬名聲。
第一人卻從俞信的事件上得到了啟示,他一直忙於江湖中大的事件,卻突然醒悟了江湖上有許多這樣的孤兒,他們除了作乞丐沒有別的生存方法,他此時才覺得這同樣也是他必須解決的不公平的事,盡管大多數是天意而不是人為造成的。
於是他不顧第一堂經費短缺的狀況,毅然在各地設立育嬰堂,收養所有無家可歸的兒童。
他手下許多人都婉轉的表示反對,不是這些人沒有善心,而是此舉耗資太大,絕非隻出不入的第一堂所能承擔。
第一人對所有人的反對都一笑置之,當然他也不是不知道這樣作要花多少錢。也就是在此時,他開始了經商,一年後的事實證明了即使在經商上,第一人也不愧是第一人,第一堂也就成了全國最大的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