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紅木情結(1 / 2)

紅木情結

朝花夕拾

作者:金蕾

午後,秋日的暖陽,透過那大片的落地櫥窗,肆無忌憚地灑向蜷縮在椅子裏的我,曬得我周身暖洋洋的,顯得百無聊賴,又昏昏欲睡。這時,陪伴著我的隻有身後展示大廳裏,那一件件紅木家具,像一個個高貴的王子和公主,昂首挺胸,高傲的站在那裏,離我是那麼的近,而又那麼的遠,因為它們隻是在我的工作場所,是一件件商品,而我呢,隻是他們的保管員、看護者,一個紅木家具館的營業員。

記得剛到這家店上班的時候,它還是一家畫廊。由於房地產業的不景氣,畫廊的生意也每況愈下,後來我們慢慢地轉型,引進大批高檔紅木家具,變成了一家紅木館。這樣,以前隻在電視裏看到過的紅木家具便一件件地走近了我,每天高傲地出現在我的眼前。

一開始我對它們,也隻是充滿好奇與新鮮,因為對它們的了解,感覺是以前有錢人家才用的家具,加上款式都是老式的、古典的,和那些漂亮的歐式家具是沒法相媲美的,所以我也談不上喜歡。直到有一天,老板請來一位老師,來給我們講解紅木家具的知識和如何欣賞,告訴我們許多紅木家具的曆史、種類以及它們的優劣。

這時我才知道,原來紅木是一個集合概念,是一種統稱,國標紅木有 5屬8大類33種,起源於我國傳統家具發展的黃金時代明清時期,清朝後期紫檀和黃花梨就慢慢地越來越少了。而我們店裏進的交趾黃檀,也就是俗稱的大紅酸枝,是繼紫檀和黃花梨之後,紅木製品中最好的收藏佳品,它不但實用,又保值、升值,還可以傳承。

聽了老師的講解,每天又和紅木家具朝夕相處,我慢慢地喜歡上了它們。不過,我真正地喜歡上他們,還經曆了一個過程,與一件事有關呢。

記得有天下午,來了一對中年夫妻,在店堂裏逛了一圈,雖然她們沒有買東西,但由於熱情的接待,他們坐了下來,和我聊起了一件她們的家事。多年前,她們花20萬元,買了一套酸枝木的家具,放在家裏特別氣派,也特別喜歡。可是,前年女兒想出國留學,要交50萬元的保證金,家裏當時也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的錢,於是,他們就想到了家裏唯一值錢的這套紅木家具,便找到了一家紅木店,經過商量,本想以原價轉讓出去的,沒想到對方以30萬元的價格收了去,一下子解了燃眉之急。現在看到紅木家具價格突飛猛漲,他們有點後悔,有一種難解的情結。因此,想來此看看,看能不能還有機會,再續紅木情緣。聽了這個故事,我才知道了紅木家具真正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