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秦家的磐若九曲真經在江湖上都是一個秘密,可是一百二十年前,一個大魔頭不知如何竟知道了這個秘密,於是就前來挑戰,結果秦家堡的主人——秦居庸的曾祖父秦石夫內功稍遜輸給了對手。
大魔頭並沒有殺他,而是要求一見秦家的磐若九曲真經。
當時秦石夫也隻學會無諸刀法,根本不知道秦家還有什麼真經,當然就隻能給大魔頭看了,大魔頭一怒之下,便要殺了他,千鈞一發之際,秦石夫的父親,已經七十多歲的秦擎天擊退了大魔頭。
大魔頭退去後,秦擎天才告訴兒子,秦家是還有一本專練內功的真經,隻是祖先遺訓,此真經隻有在兒媳懷孕之後才能傳給兒子。
秦石夫成家將近二十年,夫婦二人相親相愛,可不知為何,妻子就是不懷孕。
秦擎天十年前將堡主之位讓給兒子後,曾多次勸兒子再娶一妻,可秦石夫對妻子一往情深,絕無另娶之念。
秦擎天見兒子心意堅決,便不再勉強,希望不久之後兒媳會懷孕,不料十年過去,兒媳還是未能懷孕,秦擎天不敢違背祖訓將真經傳給兒子,偏偏這個秘密卻被江湖魔頭知曉了。
秦石夫知道真相後,為了不使秦家祖傳的真經自此失傳,忍著被妻子恨一輩子,接連娶了三個妻子,兩年後,仍是不能使妻子懷孕。
秦擎天知道自己大限將近,在六月十五月圓之夜將兒子叫到密室之中,把自己的所有內功傳給了秦石夫。
這樣,秦石夫雖然擁有深厚無比的內功,卻不知道如何修煉這種內功,磐若九曲真經自曾祖父起失傳。
秦擎天將所有內力輸給兒子後,就著手完成他一生最後的一件事。
他沒有告訴秦石夫,祖訓中還有一條,如果上一輩在下一輩沒有播下香火之前因為某種原因而不得不增強內力。
那麼,上一輩必須將本身功力輸給下一輩,並且在此之後,秦家不得擁有真經。
秦石夫得了父親的內功後,無諸刀法威力大增。
十天後,秦擎天離開秦家堡,音信全無,秦石夫派所有高手查找仍是一無所獲。
原來秦擎天就隱在岐山的一個山洞裏,他知道秦家的磐若九曲真經乃是獨一無二的修煉上乘內功的奇經,他不想就此毀了它。
又不敢貿然將它流於江湖,要是落在心懷叵測之人的手中,隻會禍害武林,他想了七天七夜,終於想出一個誰也想不到的辦法。
秦擎天擅醫術,數十年來他走遍三山五嶽,對各種草藥的性能和特點他都了然於胸。他先是用數種劇毒草藥搗成汁液,這種汁液無色透明,人的鮮血可以將其毒解去,並令它現出顏色。
秦擎天用針尖蘸著毒汁將磐若九曲真經抄寫在另一本小冊上,然後又用同樣的辦法,調進另外一些草藥,用針尾在寫有真經和交代真經流落江湖的前因後果的小冊子上另寫了一些文字。
這些文字是他自己隨意想到寫來,由於他本是武林高手,雖是信手拈來,當中不免有武功招式或內功心法。
寫這些文字的汁液當中有一種非常罕見的植物,它們生長在溫泉旁邊,可是在溫泉邊上它們並不開花,將它們移到溫度較低的地方才會開出美麗的小花。
所以,這種汁液在寫上小冊子時也是無色的,隻有在人體溫度之下保存一段時間,然後又在相對低溫的環境裏它才會顯現。
這樣小冊子看上去雖沒一個字,其實已經深藏了這麼多秘密。
最後,秦擎天再用雀尾毛在小冊子上胡言亂寫,中間不乏之乎者也,有時忽然冒出練功心法或武功招式,他就將它們倒過來寫,然後秦擎天將這份自創的武功秘笈取名大孚靈鷲功……
做完這一切,剩下的隻是如何潛藏,他在岐山聽到過許多有關秦穆公的傳說,數十年之前他就找到了一個被當地人稱作是秦穆公墓的山洞,他決定把抄好的這本真經藏在墓穴裏,看後世誰能夠有緣得到這本真經。
由於最後一重用雀尾毛寫的汁液在陰涼處才能永遠保留色澤,他又想出一法,用一鐵盒盛裝真經,而這鐵盒又在毒蛇最喜歡的數種植物搗爛的汁液中浸泡了十天十夜,這樣,毒蛇就會與之相伴。
一來可以使鐵盒保持陰涼,二來也會驚走膽小怕死之人。
一切謀劃停當,秦擎天將鐵盒留在墓穴裏頭,將它與山洞隔開,然後把祖傳的真經燒毀,再下山而去,在江湖中散發有關大孚靈鷲功的傳言……
秦居庸越看越心驚,尋思道:“為了不使真經永遠從江湖上消失,祖先真是費盡心思,想出這般鬼神難測之計,可是祖宗為何要定下遺訓,真經要在有第三代時才傳給第二代?”
他想起宮霍說過關於獲得大孚靈鷲功至今的前因後果,心道:“倘若真經落與他人之手,見上麵所記載的武功一竅不通,或許早將它撕爛了,偏偏冰兒卻從中悟出了一套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