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主成分分析的農業產業化與金融支持相關性研究(2 / 2)

關於西安市農民人均貸款額(X),本文在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基礎上利用已獲得陝西省農民人均貸款額(L)做X=a*L運算得到數據X。其中人均貸款額(L)2000—2010年數據來源於張鈺陝西省農業貸款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研究,2011—2012年數據來源於網絡資料搜集整理,a=西安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陝西省農民人均純收入。

回歸結果顯示,模型的t統計值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兩者之間具有顯著的線性相關關係。D.W=1.69,表明該回歸模型不存在一階自相關。s.e=0.16,表明回歸標準差較小,擬合程度較好。判定係數R2=0.97,說明樣本回歸方程擬合程度較高。回歸係數為0.000113,說明人均農業貸款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正相關。

可以看出,隨著金融支持的力度顯著增大,西安市的農業產業化水平也快速上升。特別2009年以來西安市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迅速發展,為農業注入了大量資金,使得在金融強力的支持下,農業產業化水平出現了迅速的提升。回歸結果也證實了金融支農力度對西安市農業產業化水平發展具有正向促進的關係,即西安市農民人均貸款每提高1個單位,西安市農業產業化水平將提升0.000113個單位。從實際調查結果來看,西安市在2000—2012年期間發展城郊型農業、都市型農業和生態型農業的進程中,逐步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產業化水平(F綜合得分)也呈現出階段性特征,且不斷變大。因此,西安市要繼續堅持擴大對農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四、政策建議

從實證結果來看,近年來西安市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若要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則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1、加大社會固定資產向農業產業領域的投資

政府應當繼續為農業的現代化提供支持,如鼓勵農民進行農業機械化生產,在農戶購買農機時給予經濟補貼,對向農村提供農機的工業企業給予多樣化稅收優惠等措施;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如對農業灌溉的水利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村的發展資金支持力度。

2、進一步擴大金融支農力度

首先,農業主體要想方設法提高自身信用水平,促使商業金融機構主動放貸。其中培育出更具市場競爭力、信用良好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一個主要的途徑。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的模式,讓龍頭企業作為融資主體(或為擔保人)來為加入合作體係的個體農戶注入農業生產所需資金。其次,政府也可以作為第三方獨立機構建立農業企業信用記錄簿,其他金融機構可以以此作為參考決定對農業企業是否授信。當然,政府也可以扮演第三方擔保人的角色,加大農業企業的信用額。在此,政府需要做好監督和信用普及,讓更多的小微農業企業珍惜信用,明白信用的重要性。

3、引導資金流向農業領域

首先,加強對農業金融機構資金流向的監督,最大限度地保證其資金流向農業領域。其次,應當降低農業金融機構(主要涉及到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以及農村信用合作社)存款準備金率,使得這些機構擁有更多可發放貸款的資金。再次,加大科技支農的力度。西安市可以依托豐富的教育和人力資源參與農業生產,通過科技興農,提高農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吸引資本市場對農業領域的投資。最後,在規範農村的民間資本時,應因地製宜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農業、農村的建設。

(注:本文受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軟科學研究項目“城鄉一體化發展問題研究——西安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問題研究”的資助。項目編號:SF1233-3。)

【參考文獻】

[1] 曾立平、周紅岩: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西安金融,2007(10).

[2] 徐馮璐:農業產業化與金融支持相關度的定量分析[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7(2).

[3] 程文兵:農業產業化與金融支持關聯問題研究——基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實證[J].武漢金融,2008(9).

[4] 張鈺:陝西省農業貸款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5] 劉茂盛:我國農民人均收入和人均貸款的實證分析[J].西南金融,2009(7).

[6] 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劉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