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將我姐姐的屍體帶回去,我不能讓我姐在這裏。”
奶奶對著侯玉蘭說道:“她小姨你就別再這裏鬧了,你姐她是自殺的,這件事和劉大勝沒什麼關係,你就別鬧了,你看看文麗,這孩子娘沒了,她心裏多難過啊!你現在還在這裏鬧,你讓孩子心裏咋想。你姐可就這一個孩子,你姐現在沒了,你就應該替你姐好好的照顧文麗,這樣你姐她才能安心啊!你現在帶人這麼鬧,你姐要是看到她得多難過,你說是吧?”
侯玉蘭一時理虧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看了一眼侯萬星,侯萬星衝著他擠了一下眼。侯玉蘭說道:“我們先走吧!不過這件事你們不給我們一個說法,這件事沒完。”說完就帶著人走了。
等人都走了之後,劉大勝看著奶奶說道:“嫂子,謝謝你了。”
奶奶問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玉英怎麼會想不開呢?”
“半年前玉英不舒服,我就帶她去醫院查了一下,醫生診斷出她得了癌症,當時就讓她住院,可是她怕花錢,不肯住院,隻好買了點藥帶回家吃,這件事她瞞了所有的人,她怕家裏的人擔心她,一直裝作沒事的樣子,但是最近這段時間她的病情惡化了,她每天晚上疼的都睡不著覺。昨天她把這件事告訴了文麗,當時她也答應了文麗今天要去醫院看病,所以一大早我就出去找車,沒想到回來之後就看到她,上了吊。我就趕緊找人通知了文麗她舅,可是我沒想到他居然會帶人打上門來。我跟他說什麼都沒用,他一口咬定就是我逼死了他姐,一上來就動手,我們就這麼打起來了。你看玉蘭在我臉上抓的傷口。”
奶奶看了一眼劉大勝臉上的血痕,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說道:“文麗她小姨的這件事以後再說吧!現在還是現處理玉英的後事吧!玉英之所以上吊,肯定是怕花錢,又怕受罪,才這樣的。”
這時支書走了進來,後麵還跟著劉長寶和劉朝峰。劉長寶手裏拿著一匹百布,他們走進來之後,就對著哭泣的劉文麗說道:“文麗別哭了。”
奶奶走過去接過劉長寶手裏的百布。對著劉文麗說道:“文麗,你媽就你這一個閨女,別哭了,我給你做身孝服你穿上,一會還要去村頭給你媽燒紙。”說著就拉起了文麗。
村裏陸陸續續的來了幾個婦女,和奶奶一起給文麗做了一身孝服,然後又準備了一些孝帽,給前來奔喪的人。(在我們當地人死了之後,他們的親人是要來奔喪的,村裏的人就會給前來奔喪的人一頂孝帽。等到人下葬的時候,這些有關係的親人就會帶上孝帽,跟著抬棺材的人一起到墳地裏去,一直等到死的人下葬之後,才可以將孝帽摘下來。平時回家,或者去別人家串門的時候,是不可以帶孝帽回去的。這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
等到奶奶他們給劉文麗穿上孝服之後,劉長寶就走了過來,對文麗說道:“一會你走在前麵端著簸箕,咱們去村頭給你娘燒紙。”
文麗眼裏含著眼淚點了點頭。奶奶將一個裝滿燒紙的簸箕交給了文麗。又拿來一塊折平的一條白布帶在了文麗的脖子上。對文麗說道:“一直等到你娘下葬之後,才可以將這些脫下來,知道嗎?”文麗點了點頭。
這時劉超峰走了進來,對著文麗說道:“文麗。你趕緊去吧!都準備好了。”
文麗跟著劉超峰走出了屋子。這時院子裏,文麗那幾個叔伯兄弟都帶著孝帽,脖子上掛著一條百布,站在院子裏,正等著文麗。文麗出來之後,他們走到文麗麵前,對文麗說道:“文麗,你別難過了,以後我們會照顧你的。”文麗流著淚點了點頭。
文麗端著簸箕走在前麵。他的兩個哥哥抬著一個水桶走在中間,水桶裏裝滿了燒紙,後麵跟著幾個院裏的人(院裏的人並不是住在一個院裏的意思,在我們那裏‘院’就是村裏的其中的一個分支,當年祖先遷過來的時候,一共兄弟五個,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兄弟的後代就代表了一個院。這是五個大院,大院後來又分成了幾個小院。也就是還沒有出了五服的人。五服的意思:親叔伯兄弟是一服,爺爺的兄弟們又是一服,爺爺兄弟們的孩子又是一服。曾爺爺的兄弟們又是一服,曾爺爺的孩子們又是一服。這就是五服的意思。大家能懂嗎?在我們那裏出了五服之後基本上就不怎麼走動了。這就是一個小院。平時小院裏要是有個什麼紅、白事整個小院裏的人都會前來幫忙,要是小院裏的人不多,那大院裏的人就會前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