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不盡的外交(節選)(1 / 2)

說不盡的外交(節選)

曆史寬帶

作者:李肇星

原外交部長李肇星的回憶錄《說不盡的外交》近日出版,書中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外交風雲。

“炸館事件”逼克林頓寫檢討

在我擔任駐美大使的三年裏,最難的日子莫過於1999年處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駐南斯拉夫聯盟使館這一重大事件。

我是那天下午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上看到我駐南使館被炸這個消息的。直覺告訴我,中美關係將會因這一前所未有的突發事件陷入危機。

“炸館事件”後,美方就提出奧爾布賴特國務卿緊急要求深夜來使館見中國大使,並說國務卿已在趕往使館的路上。這很罕見,因為平時都是大使去國務院見國務卿。不一會兒,奧爾布賴特就帶著皮克林、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羅斯頓、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李侃如和幾個保鏢來到使館。

我沒有馬上出來,而是先讓何亞非公使銜參讚與其周旋——我要等中國駐華盛頓的記者趕到後再見她。我出來時已是晚上11點半了。奧爾布賴特好像有預感,一見到我就鄭重其事地提出,她今晚奉總統之命來使館,隻見大使一人,不見記者。我心裏本來就有氣,聽了她的話更不想給這位在聯合國共過事的老朋友好臉色。

奧爾布賴特說,這次事件是一起非常嚴重的意外,克林頓總統、她本人和美國政府對發生這一不幸事件深感痛心和遺憾。總統對記者的談話和她致唐家璿外長的信都表達了這種心情。總統還提出希望與江澤民主席通電話,直接向江主席解釋。事件發生後,她一直想和唐外長通話,但未獲中方答複。奧爾布賴特還表示,美方關切美國駐華使領館人員的安全。

我聽了她的話,對她沒有首先表示道歉很氣憤。我嚴肅地要求奧爾布賴特代表美國政府向中國人民正式道歉。奧爾布賴特要求休會5分鍾,好讓她和助手們商量商量。她商量完之後對我說,為表示美方的重視和歉意,請我再次報告北京,克林頓總統和她願分別同江主席和唐外長通話,向中方表示道歉。

5月9日,克林頓就“炸館事件”給江主席寫信,表示“對發生在中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的悲慘場麵和人員傷亡表示道歉和誠摯的哀悼”。克林頓還希望在江主席方便的情況下通電話。

克林頓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決定在白宮會見中國大使。5月13日,我和劉曉明公使、何亞非公參一起去白宮。出發前,我們帶了一本吊唁簿。

一坐下來,克林頓就鄭重地要求我轉達他對遇難者家屬的道歉和慰問。我還一字一句地說:“中國人特別重視白紙黑字,所以請總統先生將道歉寫下來。”隨後,我將帶去的吊唁簿交給克林頓。克林頓沉默了一會兒,拿起筆在吊唁簿上寫下了一句話:“對死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對其家屬和中國人民表示真誠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