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家中瑣碎(1 / 2)

“好的,奶奶,等我洗完這件衣服,馬上就去!”孫曉紅低頭應了一聲,馬上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房門大開著,一股飯菜的香味徐徐飄了出來,彌漫在院子裏麵。這種黍米熏蒸的味道,像童年裏朦朧的記憶,在心中蕩開了一條洞開的隧道,圍著這座四麵玲瓏的小院,慢慢回到過去,又快速回到現實,會讓人很容易忘記那些無法領會的憂傷。

這是奶奶的味道,她的廚藝特別好,凡是奶奶做的菜,她都愛吃。孫曉紅每天都在家裏,專心致誌跟奶奶學做飯,有條不紊地打理家務,現在沒有那麼多煩惱纏身,她突然覺得自己很是幸福。

現在她洗好衣服後,起身把髒水潑掉,又把那些濕漉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抖開,翹著腳晾到了衣杆上麵。她回到屋裏,扯來一條毛巾,隨便擦了擦手,又順手從櫥櫃裏麵拿出一個白色的瓷盆,快步走到院子裏,她雙手推開柵欄門,一腳邁進去,到園子裏麵的瓜架旁邊摘菜去了。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個小園子,灑滿了爺爺的汗水,瓜果蔬菜,樣樣不少。他那雙布滿老繭的手,總會想到餐桌上豐盛的菜品,都是他精心侍弄的成果。爺爺已經八十多歲的高齡。他高大的身板現在已經變得佝僂,聽奶奶說,爺爺年輕時候,念過私塾,他讀過很多書,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他成了村裏的一個鐵匠,他讀過的那些書,都裝在一個很大的書箱子裏麵,像被遺棄的舊物,被放到倉房的角落裏置而不問。因為沒有太多的用途,家裏沒人拿它當作一回事兒,後來不是作廢了,就是送人了,再就是被蛀蟲嗑得成了粉末,成了一堆垃圾。

爺爺一輩子都忠厚善良,很少與村裏人發生過矛盾。爺爺的一生非常的坎坷,他經曆了清朝的覆滅,經曆了民國的戰亂,還經曆了很多很多,但他從不津津樂道,溢於言表。

對於爺爺的印象,孫曉紅隻能從奶奶的隻言片語中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至於其他的事情,爺爺不想說,她也從來沒有問過,或者說,她也不知道從何問起。

後來,孫曉紅一概這樣理解爺爺:他一向很少說話,總是沉默著,他的身影,整天在園子裏麵進進出出,忙忙碌碌,像夕陽下的鄉村,朦朧不清,卻又深沉厚重。

孫曉紅進園子以後, 她站在瓜架下麵,挑了幾根鮮嫩黃瓜,摘下後,又彎腰拔了幾棵大蔥。家裏人都愛吃大蔥蘸醬,這是哪一頓都少不了的小菜。回過頭來,她又摘了幾個半青半紅的小辣椒,這是爸爸愛吃的東西,他的口味很重,他頓頓離不開辣椒,感覺不吃辣椒,吃什麼菜都沒口味似的。

孫曉紅摘完菜後,回到院子裏,她站在牆角裏慢慢扒起蔥來。一股辣味直刺眼球,她急忙捂住眼睛,進屋洗臉去了。

掌燈時分, 一抹昏黃的月光,幽幽地灑進胡同,路麵黯淡起來,周圍漸漸變黑。 咣當一聲院門開了,孫國棟趕著馬車從院外走了進來。小紅媽一臉疲憊地跟在馬車的後麵走進門來。她身上斜挎著一個黑色的錢包,用手捂著,生怕它掉在地上。錢在每個人的心裏,永遠都是重要的名詞,小紅媽習慣用沾滿泥漬的右手緊緊地摁著這個小小的銀行。錢包裏鼓鼓的裝滿了零錢,裏麵的大票和小票都帶著血汗的味道,也帶著全家老老小小的滿足和欣喜。

農村人光靠種地也掙不了幾個錢,沒有來錢路,又不想吃辛苦,就坐享其成,哪來那麼多好事。因此,小紅媽每每看到身上的錢包裝得滿滿的,想到自己的力氣終究是沒有白費,她也就知足長樂了。

馬車上麵的菜筐也是空空的,看來今天他們的菜賣的不錯,白天走了那麼遠的路,每到一個村子,他們都得大呼小叫地吆喝一番,然後再和那些斤斤計較的村民們討價還價,他們從早晨一直周旋到晚上,有時候碰到幾個愛占便宜的老太太過來碰瓷,小紅媽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任由她們偷拿幾個柿子,或者是偷拿幾根蔥,也不好多說什麼。這些愛占便宜的老太太,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她們可以滿大街倚老賣老,別說小紅媽惹不起,就是幾歲的小孩子,恐怕也得退讓三分。

這樣一天下來,小紅媽說得口幹舌燥的,嗓子直冒煙,人也著急上火,滿嘴起泡,有時候嗓子啞得都說不出話來。想來想去,都是為了一口飯吃。好歹是賣空了菜筐,回來再數數包裏的票子,總算沒有白費辛苦,她常常拍拍胸脯,苦笑一聲: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