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做飯,勤妹子覺得是一件快樂的事,既可以放鬆一下一天工作的疲勞,又可以任性的去尋覓自己愛吃的各種各種。去菜場、在路邊買附近老百姓自己種的菜,而不太願意去物品極度豐富的超市。路邊賣菜的老百姓年紀大的居多,現在願意做農活的大概也隻有那些有些年紀的人了。這些人非常勤勞、樸實,他們的身材不再挺拔,但你依然感受得到他們精神上的自強。經常在路上碰上七、八十歲的老人,挑著擔子、挎著籃子去菜場賣菜,碰上了,就請他(她)放下籃子,好歹買上一、兩樣菜,買走一點,他的擔子會輕鬆一點。今天碰到的一位婦女,瘦弱的身軀,背著幾倍於自己個頭大的筐,裝著桔子、柚子出來賣。旁邊還有幾位老人,也許是年紀大了,手不停的抖,都不大拿得住秤了。有時候碰上的是中年婦女,挑著擔子,也許是常年在山裏、田間勞作,所受的教育又有限,話語緩慢,也不大算得明白賬。每次買菜,勤妹子從不問價,隻是按要求付錢,碰到算不清楚賬的,問清楚怎麼賣,再算好付給她。近郊的老百姓賣菜也很便利,他們大多會把很多葉子菜用茅草一類的植物纖維捆成一捆捆的,一捆一兩元錢的居多,大多都可以做一盤菜。路口拐角處,總會看見一位老人家,坐在不起眼的角落,應該有七、八十歲的樣子,胡子花白,常叼著一個煙袋,身體硬朗,每天籃子裏放一兩樣菜,不多,一看就是自己園子裏摘的,老人家菜種得很好,摘下來的菜都是嬌嬌嫩嫩的,打理得也很幹淨,勤妹子特別喜歡買他的菜。通過買菜,勤妹子感受著小時候鄰裏鄉親的樸實、真誠、勤勞、自強,她們身上散發著繁華都市裏少見的人性光輝。記得有一個周末,她問陪同一起去買菜、幫助提籃子的老李,說你注意到沒?為什麼叫你提籃子?你看看,買菜時你為她們省下一個塑料袋,她們都會向你表示真誠的感謝,或是為你加上一點菜,邊加邊說“自家地裏的”,那份樸實與城市的斤斤計較的小市民給人全然不同的感受。